中国古代碑之设计
【摘要】:自东汉始,中国古代碑的典型形制确定以后,碑在石刻文化的系统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其本身也成为集诸多文化信息于一身的载体,是综合雕刻、书法、文学、历史,集实用性、观赏性与文献性于一体的艺术品。
本文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从“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设计范畴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碑的所立、所书、所置、所属,析其形制、纹饰、空间、工艺、价值。立足于实物图像分析、考古发现、文献资料,运用考古类型学进行分类,努力结合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以实地考察、考古实物和历代金石学研究成果、文献为基本依据;在技术和艺术、工艺与材质、设计与文化、功能与形式、构成与审美、思维与评价中展开。论文努力把碑置于一个相对完整的环境空间加以考察,进而努力还原碑在特定人文环境中的时代语义。
论文分五章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章节。该部分引入课题,总结历代碑之研究学术史,阐明本文研究思路与要点;第二部分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为论文主体部分,分别从形制、纹饰、空间、工艺四个设计艺术学学科的核心研究范畴展开。总体强调自身研究的发现与思考,对形制的重构、碑的特殊形式如造像碑、方尖碑,对碑在环境中的序列空间、碑身版式与碑额版式布置,对碑之纹饰的承继与自身特殊性,对工艺中流程及与工具发展的关系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及结论部分,则从碑的记事、印刷文化特征、建筑文化特性、艺术特性、文献特征等几方面进行总结,为论文的提升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