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寡糖促外周神经损伤修复及作用机制初探
【摘要】:目的:观察壳寡糖促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第一部分壳寡糖促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方法:
1.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行左侧坐骨神经夹伤术。术后,随机分为4组:壳寡糖低、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6mg/kg),弥可保组(阳性对照,剂量为:130μg/kg),及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每天一次,共21天。
2.检测大鼠术后4、8、12、16天热刺激撤回反射(WRL)。
3.分别于术后8、12、16、20天行足迹实验,计算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
4.术后21天,所有大鼠行电生理学检测。记录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s),计算CMAPs恢复指数(recovery index)。
5.术后21天,每组随机选取2只大鼠,处死后取损伤段坐骨神经,固定、包埋和电镜观察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
6.术后21天,剩余各组大鼠经灌流固定,取双侧腓肠肌,计算腓肠肌湿重比;损伤侧腓肠肌,进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测定肌纤维横截面积(CSA)。
7.取损伤段坐骨神经,行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再生神经纤维形态和再生神经纤维数。
结果:
1. WRL结果显示:4组所有大鼠在术后第4天,WRL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壳寡糖高剂量组在术后的第8、12天的WRL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 SFI结果显示:4个实验组的SFI值在术后第8天,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壳寡糖低、高剂量组在术后第16、20天的SF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电生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壳寡糖高剂量组的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处近侧段和远侧段的复合肌动作电位恢复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4.腓肠肌湿重比结果显示:壳寡糖高剂量组的大鼠腓肠肌湿重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5.肌纤维横截面积结果显示:壳寡糖高剂量组的大鼠腓肠肌肌纤维CSA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6. NF-20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壳寡糖低、高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段平均再生神经纤维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7.电镜结果显示:高剂量壳寡糖组大鼠坐骨神经夹伤段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结构致密均匀,板层结构完整、清晰,板层数较多。壳寡糖高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段再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平均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第二部分壳寡糖促神经损伤修复作用机制的研究
(一)壳寡糖促神经元生长的作用
方法:
1.体外DRG植块培养和DRG神经元分离培养,通过NF-H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在不同浓度壳寡糖(0.05mg/ml、0.1mg/ml、0.2mg/ml)作用下植块培养的DRG和分离培养的DRG神经元生长情况。
2.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壳寡糖(0.05mg/ml、0.1mg/ml、0.2mg/ml)对DRG神经元NF-H和GAP43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1. N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壳寡糖(0.1mg/ml、0.2mg/ml)可以有效地促进DRG突起的生长(P0.01)。
2.壳寡糖对消化培养的DRG神经元突起生长的作用与其对DRG生长作用相似。与对照组相比,0.2mg/ml剂量壳寡糖可以有效地促进DRG神经元突起的生长(P0.05)。
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2mg/ml高剂量壳寡糖组NF-H和GAP43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和P0.01)。
(二)壳寡糖对施万细胞活性和增殖的影响
方法:
1.体外原代培养大鼠施万细胞并纯化,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纯度鉴定。
2.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壳寡糖(0.25mg/ml、0.5mg/ml、1.0mg/ml)分别作用施万细胞24h和48h后,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3.采用Hoechst标记细胞核,分别观察计数不同剂量的壳寡糖(0.25mg/ml、0.5mg/ml、1.0mg/ml)在不同时间(24h、48h)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绘制生长曲线。
4.采用EdU标记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检测壳寡糖对施万细胞增殖的影响。
5.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壳寡糖作用施万细胞后,对细胞中Cyclin D1、N-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6.采用RNA干扰技术,进一步验证壳寡糖是否通过N-Cadherin来促进施万细胞的增殖。
结果:
1. S100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的原代施万细胞纯度可达90%以上。
2.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mg/ml壳寡糖作用施万细胞48h后能明显提高细胞活力(P0.05)。
3.生长曲线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5mg/ml壳寡糖剂量组施万细胞数在48h时明显增多(P0.05),而1.0mg/ml壳寡糖剂量组施万细胞在作用24h和48h后,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
4.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1.0mg/ml壳寡糖剂量组施万细胞的增殖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5. EdU标记结果显示:1.0mg/ml壳寡糖剂量组的EdU阳性细胞数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6.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0.5mg/ml和1.0mg/ml壳寡糖剂量组施万细胞的CyclinD1和β-catenin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1.0mg/ml壳寡糖剂量组的施万细胞中N-Cadherin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7. N-Cadherin siRNA成功转染施万细胞后,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采用EdU染色检测壳寡糖对被转染后施万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N-Cadherin siRNA转染后EdU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结果提示,壳寡糖通过N-Cadherin来促进施万细胞的增殖。
(三)壳寡糖促施万细胞成髓鞘的作用
方法:
1.采用施万细胞与DRG共培养模型,并通过MBP和MAG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在壳寡糖作用下,对施万细胞成髓鞘的影响。
2.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壳寡糖对DRG与施万细胞共培养中,对髓鞘形成相关蛋白MBP和MAG表达的影响。
结果:
1. MBP和MAG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壳寡糖可促进施万细胞成髓鞘,壳寡糖组的MBP和MAG免疫阳性的髓鞘节段数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
2.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2mg/ml壳寡糖可明显促进DRG与施万细胞共培养中MBP和MAG的表达(P0.05和P0.01)。
结论:
1.壳寡糖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及功能的恢复。
2.壳寡糖可促进DRG及其神经元的生长,和NF-H、GAP43的表达。
3.壳寡糖能提高施万细胞活力,促进其增殖,并提高细胞中Cyclin D1、N-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壳寡糖促施万细胞增殖可能与提高N-Cadherin的表达相关。
4.壳寡糖可促进施万细胞成髓鞘。
|
|
|
|
1 |
李曙光,白雪芳,杜昱光;壳寡糖的分离分析及其诱抗活性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02年06期 |
2 |
万丽卿,胡富强,袁弘;A549细胞对壳寡糖及其纳米粒的摄取作用[J];药学学报;2004年03期 |
3 |
竺国芳,赵鲁杭;几丁寡糖和壳寡糖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2000年01期 |
4 |
杜昱光,张铭俊,张虎,白雪芳;海洋寡糖工程药物——壳寡糖制备分离新工艺及其抗癌活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1年01期 |
5 |
喻新堂;;寻找中老年患病的根源 求多顺几丁聚糖(壳寡糖)全面调治自我保护[J];开心老年;2009年05期 |
6 |
庄菁,余克明,谢富康,罗超权;施万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大鼠骨髓间质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2年02期 |
7 |
喻新堂;;求多顺几丁聚糖(壳寡糖)保健时代的新宠[J];开心老年;2009年04期 |
8 |
谢志刚,钟延丰,杨金辉,张黔英,王盛兰,王薇,郭笑磊;整合素α6β4和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6期 |
9 |
喻新堂;;生命第六要素——几丁聚糖和壳寡糖[J];开心老年;2008年09期 |
10 |
张虎,杜昱光,虞星炬;几丁寡糖与壳寡糖的制备和功能[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9年02期 |
11 |
Massa R.;Palumbo C.;Cavallaro T.;牛亚利;;1A型夏科-马里-图思病患者施万细胞的ErbB2和ErbB3受体过度表达[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Z1期 |
12 |
黄丽萍,刘宗明;几丁寡糖、壳寡糖的应用与开发[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年03期 |
13 |
王晓冬,顾晓松,张沛云,张天一,张裕东,杨柳;体外培养的施万细胞在平面和聚乙醇酸纤维网架上的迁移[J];解剖学报;2000年02期 |
14 |
商文静;吴云锋;商鸿生;赵小明;杜昱光;;壳寡糖对烟草花叶病毒的体外钝化作用[J];病毒学报;2008年01期 |
15 |
乔莹;白雪芳;杜昱光;;壳寡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2011年02期 |
16 |
吴立志,曾园山,丁英,郭家松,李海标;施万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大脑皮质锥体神经元和红核神经元的存活[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年01期 |
17 |
张光;张秀芳;公衍道;;壳寡糖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症模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J];生物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
18 |
乔莹;许青松;白雪芳;杜昱光;;壳寡糖减弱内毒素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损伤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1年02期 |
19 |
徐瑞;郭占云;戚正武;;壳聚糖酶的纯化、基因克隆、及其酶学特性的鉴定[J];药物生物技术;2008年02期 |
20 |
许青松;白雪芳;杜昱光;;壳寡糖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