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
【摘要】:居于五金之一的锡金属,在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在人类的早期文明中,锡金属因可以极大地提高铜的硬度,改善其铸造性能而成为当时的贵重金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铜器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逐步削弱,锡金属的地位也随之削弱,从早期的贵重金属成为庶民皆可使用的金属,就这一点来说,它有别于一直居于贵重金属地位的金银,至明代,它已经成为可以满足不同身份、不同层次人们需要的器物。也正因为锡金属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社会地位的变化,使得在古人的生活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锡器一直不似端庄大方、凝重典雅的青铜器和璀璨的金银器,能够得到浓墨重彩的关注,可以说,含蓄质朴的锡器在器物艺术中一直未得到正史的关注,从设计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全面的研究也少有人问津。
本文结合广阔的社会背景,考察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的历史发展状貌,从其孕育的社会经济基础、历史传统以及成熟的表现来探询锡制产品艺术形成的具体过程,了解其独特的生产与经营方式,揭示其造型纹饰特征,梳理锡制产品与其它相同和不同时代工艺美术品类之间的关系,进而剖析中国锡制产品造型与纹饰所蕴含的人类的思想意识与文化内涵,从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展开研究,以期探寻其发生演变的规律及其美学特征。这一研究过程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人们广阔深沉的生活世界,更可以让我们探寻、体悟当时的人们用锡金属表现出的设计形态所体现出来的种种设计意识,对于古代人设计意识的探寻,对今天的设计艺术也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同时本文也关注了锡制产品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通对不同地域锡制产品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对其与国外锡制产品的传播与交流进行了梳理。这对于当下中国的锡制产品如何传承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
1 |
孙晓强;;探讨青铜器的腐蚀与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
2 |
高微;;新干青铜器现状与博物馆的关系[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
3 |
张元;;望谟出土的夜郎青铜器[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
4 |
杨毅;;超声波清洗青铜文物[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
5 |
叶心适;刘林西;甄刚;张津生;陈静;靳华强;;高能光束熔覆焊接技术修复青铜器工艺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
6 |
黄理中;;黔西南州发现的夜郎青铜器[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
7 |
万俐;徐飞;陈步荣;朱一帆;;青铜戈上泡锈(发锈)腐蚀形貌及其组成研究[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
8 |
汪庆正;;汪庆正先生讲话[A];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
9 |
程瑞秀;;青铜器上写实动物纹的艺术风格与时代特征[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C];2002年 |
10 |
冯绍彬;冯丽婷;胡芳红;张雷;;氯化亚铜加速青铜器腐蚀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
|
|
|
|
|
1 |
上海长海医院 营养学硕士 耿珊珊 上海茶叶协会副理事长 教授 蔡东联;茶具的选择[N];家庭医生报;2004年 |
2 |
北京徐氏嘉和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蝶梅;茶具的变迁[N];市场报;2002年 |
3 |
本报记者 张永立;茶具,市场空间还有多大?[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
4 |
刘国信;精选茶具二三法[N];中国旅游报;2002年 |
5 |
龚国栋;茶具一诗词[N];经济信息时报;2000年 |
6 |
闻雯;茶具造型与泡茶[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
7 |
张帆;从茶具历史说起[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
8 |
陆尧;茶具常识[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
9 |
高学训;品味老茶具[N];中国商报;2005年 |
10 |
张清;青铜器鉴别[N];中国文物报;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