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秦启联;害虫的无形杀手——核型多角体病毒[J];生物学通报;2003年07期 |
2 |
赵怀宇,陈棣萃,张兴;用免疫酶方法对人血清中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检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6年06期 |
3 |
蔡秀玉,黄冠辉,丁翠;在我国发现的一些昆虫病毒[J];昆虫学报;1978年01期 |
4 |
叶恭银,胡萃,陆晨音,李子川;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与温度关系的数学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4年01期 |
5 |
叶恭银,胡萃,朱俊庆,商建农;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幼虫食物摄取与利用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5年01期 |
6 |
岳书奎
,侯爱菊
,屈传新
,谢淑萍
,田乃迁;黄毒蛾(Euproctis flava Bremer)核型多角体病毒初报[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0年02期 |
7 |
胡登魁,郭桂花,李小龙;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抗性棉铃虫的防治[J];河南农业;1994年03期 |
8 |
赵奎军,李国勋,宋捷,李长友,滕春波;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特性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9 |
吴洁芳,匡石滋,王晓容,石尧清;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两种酶活性的影响[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0 |
王志英,岳书奎;落叶松缓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
11 |
钟江,肖淑林,苏德明;棉铃虫细胞系SFE—HA—8212的克隆化及对HaSNPV受纳性提高的克隆系的建立[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12 |
周性恒,沈苓,任移;乌桕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江苏株的研究[J];铁道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13 |
张忠信,张光裕,彭辉银,陈新文;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生态环境中的滞留及作用[J];中国病毒学;1995年01期 |
14 |
徐磊,张菁,苏德明;棉铃虫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诱发草地贪夜蛾细胞株Sf的程序性死亡[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
15 |
吴培华,王护民,张启嫒,姚永祥,来爱萍,刘家发;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急性毒性和致病性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4年05期 |
16 |
刘振清,邱跃良,赵胜国,张鹤龄,刘桂琴,舍楞,王世启,魏兴忠;柳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衰减测定[J];森林病虫通讯;1997年01期 |
17 |
舒志群,徐旭士,朱志民,许琳;银纹夜蛾感染异源核型多角体病毒后血淋巴的病理生化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1997年03期 |
18 |
陈棣华,栗陶生,肖莲春,张立人,刘明炎,张保良;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研究[J];茶叶科学;1989年01期 |
19 |
季香云,蒋杰贤,曾爱平;甜菜夜蛾感病幼虫发育与温度关系模型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04年04期 |
20 |
温荣辉,贤振华,王卫光,梁宏卫,宁加和,欧融,陈保善;广西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离鉴定[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