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文从回顾若干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入手,再对比现实世界中各国企业的不同融资模式,发现一国的金融外部环境对该国企业的融资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约束作用。文中首先给出金融结构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过程并找出我国金融结构变迁的特点。基于此进一步分析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对企业融资行为产生的影响:(1)我国企业实现了从依靠财政被动注资到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的转变。(2)企业从银行系统间接融资时,由于银行体系受到行政干预的影响,资金成本低于真实的成本,不能对企业形成有效的成本约束,导致企业高度依赖银行间接融资,同时又并存企业从银行融资难的问题。(3)制度选择导致我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发展不平衡,股票市场的发展远快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时制度安排导致企业进入直接融资渠道需要支付市场准入成本。企业利用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总成本包括市场准入成本和财务成本,企业以支付市场准入成本为代价换取支付较低的财务成本,造成企业股票融资成本低的“资本幻觉”,实际上企业融资的总成本提高了。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同样需要支付市场准入成本,也同样会出现债券融资低成本的假象。但是由于债券融资的财务成本—利息比股票融资的财务成本—股利更具有刚性,因此大力促进企业利用债券融资更能形成对企业融资的有效成本约束。(4)由金融结构造成的企业融资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无法帮助企业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