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志刚,候琼,蒋昌云,张赤,阳仁强,杨伟;三苯胺-芴类共聚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J];化学通报;2004年01期 |
2 |
肖海波;陶晓明;;以螺硅双芴为共轭桥的有机双光子蓝色荧光材料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年04期 |
3 |
陈凤启,虞群,郭燕,樊美公;有机化合物的光物理研究——Ⅸ.三苯胺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时间分辨瞬态光谱[J];中国科学B辑;1990年08期 |
4 |
汪成,黄楠,白续铎,姜宪凯,王显达;苝聚酰亚胺光电性能研究(英)[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
5 |
陈安尚,李亚明,张红兵,张华;4-N,N-二苯胺基均二苯乙烯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04年06期 |
6 |
王巍,薛敏钊,刘燕刚;含腈基的三苯胺基二苯乙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性能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1年01期 |
7 |
孟凡顺,李波,钱士雄,陈孔常,田禾;含1,3,5-三嗪和三苯胺的二苯乙烯类双光子材料[J];化学通报;2004年12期 |
8 |
王敏;储先萍;汪海燕;彭贞;程乐华;;两个新型三β-二酮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晶体结构[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9 |
吴杰颖,张居舟,施鹏飞,周虹屏;新型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双光子性质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0 |
延云兴,陶绪堂,孙元红,许贵宝,王传奎,杨家祥,于晓强,吴拥中,赵显,蒋民华;双光子吸收聚合引发剂EPVPVC的合成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4年23期 |
11 |
陶荣;林保平;;4-(3,5-二氨基苯甲酸甲酯基)三苯胺的合成及其聚酰亚胺[J];化工时刊;2009年05期 |
12 |
陈文求;杨小进;李玲;易昌凤;徐祖顺;;微波辐射合成含三苯胺结构的超支化聚酰亚胺及其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4期 |
13 |
薛敏钊,黄德音,刘燕刚;含三苯胺的二苯乙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性能[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0年01期 |
14 |
梁英红,钟增培,李娜;具有双光子吸收的咔唑类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光谱特性[J];有机化学;2004年12期 |
15 |
曹笃霞,刘志强,王东,方奇;两个具有强双光子荧光的有机硼化合物[J];化学学报;2005年15期 |
16 |
文利斌,李海华;三苯胺及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综述[J];化工中间体;2005年11期 |
17 |
沈威;傅殷;储怀涛;谌江平;李智权;;一种新型含有噁二唑单元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剂的合成[J];化学通报;2010年07期 |
18 |
朱为宏;毕小芳;刘博;;含有三苯胺单元的萘酰亚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调控研究[J];化学学报;2007年13期 |
19 |
白翔;王世荣;李祥高;徐国辉;;三芳胺类空穴传输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年06期 |
20 |
任韦华;郁挺;刘峰;胡军;刘洪来;;含三苯胺单元的共轭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