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通过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利润的“第一利润源”和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来降低劳动消耗,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第二利润源”可挖掘的潜力都已越来越少。由此,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企业一直重生产、轻流通,导致物流成本巨大。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制造企业在产品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仅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和制造,其余95%的时间都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产品平均直接劳动成本所占比例不到总成本的10%,而物流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约为30%-4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前物流成本过高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巨大障碍,物流要真正成为我国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必须要通过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把物流成本降下来。
虽然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物流概念后,经过二十多年众多学者的辛勤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思想观念、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上还存在诸多不足。
有鉴于此,本文以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为研究对象,从介绍物流、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控制入手,重点阐述了物流成本的构成、主要学说、影响因素和特征,进而对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完善和加强物流成本控制相应的对策,同时依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尝试性地设计了作业成本法下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框架体系,并在印刷企业进行了应用设计,以期对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可行的做法。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425;F253.7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425;F253.7
【引证文献】 | ||
|
|||||||||||||||
|
【参考文献】 | ||
|
|||||||||||||||||||||
|
【共引文献】 | ||
|
|||||||||||||||||||||
|
|
|||||||||||
|
|
|||||||||||||||||||||
|
|
|||||||||||||||||||||
|
【同被引文献】 | ||
|
|||||||||||||||||||||
|
|
|||||||
|
|
|||||||||||||||||||||
|
【二级引证文献】 | ||
|
|||||||
|
|
|||||||||||||||||||||
|
【二级参考文献】 | ||
|
|||||||||||||||||||
|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