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复原技术及其在显微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着眼于将数字图像复原技术与显微测量相结合,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在数字图像复原技术和显微测量这两方面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数字图像复原的基础知识,列举并讨论了几种常用的数字图像反卷积算法。
本文利用自制点光源的方法,实验测量了光学系统的点扩展函数,通过测量一系列等差增宽的标准宽度,对于将频谱空间变换反卷积图像处理方法用于显微测量中的可靠性作了必要的论述和证明。
本文将数字图像复原技术与显微测量相结合,用于骨科器械——接骨钢板的表面划痕的测量,使得划痕宽度的测量达到了微米量级,为有关检测机构提供了新的更精确的检测方法。
运用显微系统,将实验测量的点扩展函数用于球墨铸铁表面金相图的处理中,结合最大似然反卷积法和迭代阈值分割法,实现了球墨铸铁中珠光体和球墨铸体的总含量测量。
|
|
|
|
1 |
于大勇,袁祥岩,高万荣,陶纯堪;最大后验方法在图像复原中的应用[J];应用光学;2002年05期 |
2 |
和亚珺,郭平;Parzen窗估计法在图像复原中的应用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3 |
苏秉华,金伟其,牛丽红,刘广荣;超分辨率图像复原及其进展[J];光学技术;2001年01期 |
4 |
苏秉华,金伟其;基于POCS-MPMAP合成算法的超分辨率图像复原(英文)[J];光子学报;2003年04期 |
5 |
朱俊,文玉梅,李平;一种像场弯曲的图像复原方法[J];光学精密工程;2003年06期 |
6 |
赵剡,宗云花,张世军,杨秋英;气动光学效应降晰函数辨识与图像复原[J];兵工学报;2005年02期 |
7 |
马彪;运动图像模糊度参数的估计[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8 |
崔旭东;董维申;刘瑞根;;图像的盲目复原方法[J];爆轰波与冲击波;2000年03期 |
9 |
冯保红,陈书海,文开章,冯保东,赵三军,薛西民;消随机媒质退化的复原处理[J];光子学报;2003年09期 |
10 |
袁媛;房红兵;;视频图像超分辨率复原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1 |
王建设;张红斌;;基于频谱图分析的PSF自动获取方法[J];科技广场;2008年01期 |
12 |
苏宏伟;陈华;;单画幅欠采样图像复原中的插值作用[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13 |
黄琳;陶纯堪;胡茂海;;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中的图像复原方法[J];光子学报;2007年04期 |
14 |
加春燕;崔丽;黄海洋;;Gabor变换估计运动模糊方向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15 |
黎明;杨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湍流退化图像加速复原算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9年06期 |
16 |
覃凤清;徐家品;;基于小波的图像复原[J];大众科技;2006年01期 |
17 |
陈华;金伟其;张楠;石俊生;王霞;;基于神经网络的三维宽场显微图像复原研究[J];光子学报;2006年03期 |
18 |
薛弘晔;董俊;;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图像复原算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
19 |
林芳;潘哲朗;;维纳滤波在图像去卷积上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年03期 |
20 |
张瑞;;基于投影的静态超分辨率优化算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