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人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本研究在全面系统的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法和问卷法,对我国江苏省部分高校辅导员(苏州科技学院、苏州职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大学,盐城师范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南通大学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总共280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讨论了原因。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和人格特征的关系,并进行了逐个讨论,得出了有益的建议和启示。结果表明:
1、本研究所采用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及青年性格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和人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的有效工具。
2、本研究的被试群体职业倦怠状况总体较低。在情感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这三个维度上均呈现低度倦怠。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水平在情感衰竭维度上,存在是否担任团工作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其中担任团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情感衰竭程度更高;在玩世不恭的维度上,存在身体健康状况上的显著性差异,其中身体状况不太好的高校辅导员玩世不恭程度更高;在成就感低落维度上存在学校性质上的显著性差异,其中公有民办学校的辅导员成就感最低。
3、高校辅导员的人格特质在性别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中男性辅导员在支配性、进取能力、责任心、自我控制、顺从成就、独立成就和女性化七个因子上的平均分总体高于女性辅导员。
4、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来看:情感衰竭与人格问卷中的支配性、心理感受性、灵活性三个因子正相关,达到.05的显著水平;与社交风度、宽容性、好印象三个因子负相关,达到.05的显著水平;与进取能力、适意感、自我控制、智力效能四个因子负相关,达到.01的显著水平;玩世不恭与进取能力、社交能力、社交风度、适意感、责任心、自我控制、宽容性、好印象及智力效能九个因子负相关,达到.01的显著水平;成就感低落与心理感受性因子正相关,达到.01的显著水平;与适意感和宽容性二个因子负相关,达到.05的显著水平;与进取能力、社交能力、社交风度、自我接受、责任心、自我控制、好印象及智力效能八个因子负相关,达到.01的显著水平。
从人格特征诸因子来看:人格特征中的进取能力、社交风度、适意感、自我控制、宽容性、好印象、智力效能这七个因子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都呈负相关,达到.05的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