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法制备~(188)Re-碘化油及其对荷S180骨肉瘤小鼠治疗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直接法制备~(188)Re-碘化油的实验条件及标记物性质,研究其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探讨~(188)Re-碘化油对荷S180骨肉瘤鼠的治疗效果;研究低剂量辐射(LDR)同内照射治疗的协同作用,探讨LDR治疗肿瘤的价值及可行性。
方法:①在75℃~120℃的温度范围和不同实验条件下,直接标记法制备~(188)Re-碘化油,观测标记物标记率在室温和37℃人血浆体系中随时间的变化情况;②采用红外光谱仪分析标记对碘化油分子结构的影响;③用肿瘤模型动物显像验证碘油对~(188)Re的包埋效果,以及标记物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半定量分析;④制备荷S180骨肉瘤鼠模型,每只小鼠肿瘤部位局部注射3.7MBq~(188)Re-碘化油,于注药后1h、4h、8h、12h、24h、36h、48h、60h取出各重要脏器,计算~(188)Re-碘化油分布;⑤制备荷S180骨肉瘤鼠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紫杉醇化疗药物对照组(15mg/kg三次,隔天给药)、~(188)Re-碘化油与放疗联合治疗组(瘤内注射中剂量~(188)Re—碘化油18.5kBq/鼠,740kBq/kg,紫杉醇腹腔注15mg/kg三次,隔天注射)、低剂量~(188)Re-碘化油治疗组(瘤内注射0.1 ml~(188)Re—碘化油3.7kBq/鼠,148kBq/kg),中剂量~(188)Re-碘化油治疗组(瘤内注射0.1 ml~(188)Re—碘化油18.5kBq/鼠,740kBq/kg),高剂量~(188)Re-碘化油治疗组(瘤内注射0.1 ml~(188)Re—碘化油37kBq/鼠,1480kBq/kg),单纯~(188)Re组(瘤内注射高铼酸盐溶液37kBq/鼠,1480kBq/kg),测量肿瘤大小变化、绘制荷瘤鼠肿瘤体积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观察肿瘤病理切片、激光共聚焦观察凋亡形态学,根据激光共聚焦结果计算细胞凋亡率,进行小鼠生存期分析评价;⑥制备荷S180骨肉瘤鼠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内照射治疗组、低剂量照射组(LDR组,吸收剂量率为22.7cGy/min,吸收剂量为7.5cGy)、低剂量照射联合内照射治疗组,测量肿瘤大小变化、激光共聚焦观察凋亡形态学,计算细胞凋亡率,进行小鼠生存期分析评价。
结果①直接法制备~(188)Re-碘化油,在最佳标记条件下,标记物标记率可达99.1±0.4%;标记物在室温和37℃人血浆体系中放置3天标记率均可保持在90%以上;②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标记物与未标记碘化油的分子具有相同的谱图;③荷S180骨肉瘤鼠显像表明,瘤内注射标记物24h后,肿瘤部位仍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188)Re-碘化油主要集中于肿瘤组织内,其它脏器内的放射性分布较少;④体内分布实验表明,瘤内注射~(188)Re-碘化油1h至60h,放射性核素主要积聚在肿瘤组织中,其它脏器分布较少,在用药24h时肿瘤摄取达到峰值,为(300.81±50.16)%ID/g;⑤~(188)Re-碘化油对荷瘤鼠治疗实验:病理切片可见,~(188)Re-碘化油(大剂量)组和中剂量内照射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大片肿瘤细胞坏死、核浓缩,出现满视野空泡样变性;单独化疗组肿瘤细胞成片坏死细胞肿胀破碎;空白对照组肿瘤细胞核分裂相多见、明显异形性,未见明显细胞坏死。注射药物18d后各组抑瘤率:高剂量内照射组84.90%,内照射联合化疗组71.04%,中剂量内照射组64.19%,高铼酸盐组57.94%,化疗组23.70%,而低剂量内照射组较空白对照组增大。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药物作用48h后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空白对照组为3.01%±1.78%,低剂量内照射组为10.44%±3.56%,化疗组为26.52%±6.11%,中剂量内照射组为31.42%±6.66%,高剂量内照射组为34.66%±2.88%,联合治疗组为39.69%±5.21%,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荷瘤鼠生存期试验结果分析:高剂量内照射组、中剂量内照射组、联合治疗组能明显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⑥注射药物18d后各组抑瘤率分别为:内照射组64.19%(p0.05),LDR联合内照射组74.21%(p0.01),LDR组41.08%(p0.05);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药物作用48h后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LDR组为24.75%±4.98%, LDR联合内照射组为41.71%±3.51%,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荷瘤鼠生存期试验结果分析LDR联合内照射治疗、内照射治疗可以明显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P0.01),而LDR组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生存期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直接法~(188)Re标记碘化油易于操作,标记物标记率可达99.1%±0.4%;体内分布实验表明瘤内注射~(188)Re-碘化油1h至60h,放射性核素主要积聚在肿瘤组织中;~(188)Re-碘化油在肿瘤内形成持续的放射性浓聚,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可有效的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全身低剂量辐射能增加内照射治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少内照射的副作用具有辅助肿瘤内照射治疗的实际临床意义。
|
|
|
|
1 |
颜广林,曹刚;肝动脉注射碘化油对肝癌的CT诊断和疗效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2 |
林法福;魏国喜;苏茂义;刘洪德;谢马别克;王厚民;王生铃;周宗颖;;口服与肌肉注射碘化油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效果的观察[J];地方病通讯;1981年01期 |
3 |
冯耀良,姚惠敏;碘化油抗癌药乳化针头的临床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4 |
陈卫国,李彦豪,彭武和,郑甫得,龚彦玲,刘秋菊,黄兆民,曾行德;~(131)I-碘化油内照射脾部分切除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7年03期 |
5 |
薛生琦;碘化油子宫输卵管造影引起急性肺栓塞1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1998年05期 |
6 |
孔晓朵;孙怡;彭培立;;泛影葡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02期 |
7 |
冯殿恩;;碘水涎腺造影67例观察[J];现代医学;1980年06期 |
8 |
徐良;76%泛影葡胺代替40%碘化油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附86例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
9 |
王蓉,杨碧玉,万佳,邹勇;474例不孕症患者两种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检测结果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年11期 |
10 |
董军;;不同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的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4期 |
11 |
韩珂;何子昕;吴传斌;;碘化油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9年15期 |
12 |
黎冠群;张炳彦;周明非;沈强;危群;;碘化油、顺铂肝动脉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癌的病理学观察 附一例治疗前后的病理学观察[J];云南医药;1990年01期 |
13 |
赵荣庆,杨辉,韩杰,韩有志,李现光,韩风;~(125)I-碘化油抗癌药与明胶海绵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观察[J];中华核医学杂志;1994年04期 |
14 |
刘建新,王茂林,段海瑜;碘化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15 |
杨立,高育璈,张金山;带药微球与碘化油、明胶海绵联合应用栓塞治疗肝癌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4年01期 |
16 |
黄福贵,袁晶,李云,郑明,刘无非,李新红;肾癌动脉碘化油抗癌乳化剂栓塞术后CT研究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年12期 |
17 |
程树群;周信达;汤钊猷;余耀;鲍苏苏;钱德初;;碘化油协同高功率聚焦超声对肝癌的治疗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年01期 |
18 |
刘强,刘作勤,武乐斌;CT与DSA比照对选择肝癌介入治疗时机的价值(附28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2年16期 |
19 |
赵吉宏,赵怡芳,王世平,李祖兵,李翠兰,夏风;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J];口腔医学纵横;2002年02期 |
20 |
黄湘荣,李维金,何庆,田小燕,张豹;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及碘化油应用初步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