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大鼠颈总动脉吻合后TNF-α、IL-6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
目的:血管吻合手术中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是吻合口狭窄,常导致手术的失败。引起血管吻合口狭窄的因素很多,吻合口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是其中主要的病理基础之一。其中炎症反应在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的炎症因子被释放后参与吻合口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造成吻合口狭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是炎症反应中重要的炎症因子,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DNA聚合酶δ的辅助因子,与DNA的复制有关,其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的程度成正比,是反映细胞增殖相对可靠的指标。利用PCNA在吻合口血管壁内的表达可以了解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
人工合成E-选择素是用selectin lectin合成的一种寡肽,已被证明不仅能够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局部过度的炎症反应,使脑组织在缺血再灌注时得到有效保护,还能够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中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合成机制,导致体内TNF-α、IL-6水平降低。
本研究针对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TNF-α、IL-6的抑制功能,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端端吻合模型,动态观察人工合成E-选择素治疗前后大鼠循环中TNF-α、IL-6和血管壁PCNA的变化,探讨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吻合口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
材料和方法:本实验通过大鼠颈总动脉离断后行端端吻合手术,建立血管吻合的动物模型。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手术组和人工合成E-选择素治疗组。每组按术后取材时间分为4h、1d、3d、7d和14d等5个亚组。观察各组标本下述指标: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SP法PCNA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其平均染色光密度值;ELISA法测定TNF-α、IL-6血清浓度。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形态学观察术后14d手术组血管内膜增生明显,血管壁增厚,治疗组血管内膜仅有局部增生,血管壁增厚不如手术组明显;手术组血清中TNF-α、IL-6的浓度在术后4h、1d、3d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治疗组血清中TNF-α、IL-6的浓度在术后4h、1d、3d均较手术组明显降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手术组PCNA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加,且术后3d已开始表达,7d至14d持续表达呈强阳性,治疗组血管壁PCNA的表达在3d、7d、14d均低于手术组。
结论:大鼠颈总动脉吻合术后循环中炎症因子TNF-α、IL-6的浓度升高,吻合口血管壁PCNA的表达也增加,说明TNF-α、IL-6参与吻合口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病理过程。应用人工合成E-选择素能降低TNF-α、IL-6在血液中的浓度,减少PCNA的表达,说明人工合成E-选择素能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减少因TNF-α、IL-6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