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摘要】:
合作学习是一种受到国际教育改革普遍重视、极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合作学习在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并不理想,本文针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探讨,以利于今后课堂教学的改革,为课堂教学指引方向.
本文在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以后,制定了调查问卷,对157位中学数学教师展开了调查,以了解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和运用要求不甚了解,操作时出现很多问题,没有发挥合作学习应有的作用等.在此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法、实验法对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进行了实证研究.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第一,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充分作好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第二,关注自主、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把二者融合在一起,以便协同配合来实现最佳的整体教学;
第三,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切入时机,针对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以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四,小组成员在小组中都是不可缺的一员,都有自己的明确责任,而且必须相互依赖,也体现了每个人在小组活动中的价值;
第五,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确保小组全体成员的有效参与,实现深度合作和有效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33.6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33.6
【引证文献】 | ||
|
|||
|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共引文献】 | ||
|
|||||||||||||||||||||
|
|
|||||||||||||||||||
|
|
|||||||||||||||||||||
|
|
|||||||||||||||||||||
|
【同被引文献】 | ||
|
|||||||||||||||||||||
|
|
|||
|
|
|||
|
|
|||||||||||||||||||||
|
【二级参考文献】 | ||
|
|||||||||||||||||||||
|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