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构研究
【摘要】: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是宏观的校本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微观的点,应从初中、校本、课程三方面界定其内涵,它应该是“符合初中生心理及认知特点,以学生的需要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体现语文特色的文化、活动等为资源”的课程。在建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时要以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学生的需要以及教育生态学、教育心理学为基础。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功利性等误区,应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本着“发展性、补充性、动态性、适宜性”原则建构有效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
具体而言,在课程目标上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科的情感;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积累,奠定语文学习的基础;注重层次上的差异,努力推进学生全体发展。在课程资源方面要尝试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方向转变,智慧地利用教材资源;要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和时代特色文化。在课程体系方面要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素养出发,建构出积累、阅读、写作等模块,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在实施方面要做到有序、有度,在评价方面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准则,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