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对民间巫术犯罪的法律规制
【摘要】:
在远古时代,巫作为鬼神在人世间的代表,掌握着重要的权力。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巫逐渐被分为两途:在朝者,他们依附于集团统治,充当辅佐君主的角色;在野者,则融入民间,或医或卜,或祈福禳灾,或宣泄不满。有些民间巫术左道乱法、蛊毒害人、耗蠹民财、聚众会社,逐渐成为祸国害民的重大隐患。至宋朝,此风尤为炽盛。宋朝政府为了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不仅用正统的法律条例限制及镇压巫术犯罪,还颁布许多临时事例及敕令。然而,法律条令虽是国家彰显统治权威的象征,却不是有效控制社会秩序的唯一方法。由于政治黑暗、小农经济需要互助、巫医不分的历史传统等诸多原因,远不是法律的惩禁所能解决的。
本文的第一部分对巫术的概念、类型及历史沿革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第二部分旨在探讨巫术犯罪现象存在的社会土壤和心理根源,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中,重点梳理了宋代法律是如何对民间巫术犯罪加以规制的,在此基础上,文章的第四部分总结了宋代巫术法制的目的与特征。最后提出,一方面,宋代统治者对危及社会秩序、皇权统治的巫术犯罪进行法律惩治,另一方面又常常利用种种诡诞之言、邪伪之术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正当性。这注定了宋王朝的禁巫之举不可能彻底奏效,也使得法律效力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