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中的禁止令研究
【摘要】:2015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其中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明确刑事禁止令制度进一步规定。本文依据最新刑法规定,通过对目前我国立法现状分析,从比较法视角看这一制度在我国目前的状况,并通过研究这一制度在我国的意义、本质特征、适用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指导我国的司法实践。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分析刑事禁止令目前在我国的立法现状。主要介绍了刑事禁止令的主要类型和期限,并且从比较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的刑事禁止令的立法现状,主要是刑事禁止令与刑事诉讼法中的禁止性措施。第二部分的内容为分析刑法增设刑事禁止令制度的现实意义。主要从改革刑事措施、实现刑法个别化理念、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完善管制和缓刑制度、消除再犯罪可能、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这一部分对接下来的内容展开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的内容为分析刑事禁止令制度本质。分别从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相关学说对其性质如何界定角度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刑事禁止令能够具体使用条件的理解。首先对这一制度能够适用的基本情况和实质要求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在职业禁止适用中,关于“职业范围”的认定、对“相关职业”的理解、对“利用职业便利”的理解、对“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理解等内容。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这一项制度在适用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我国刑法在引入这一制度的同时,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一部分系统阐述了刑事禁止令在适用中、立法上、司法中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最后指出这一项制度能够单独发展为资格刑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期全方位完善这一项制度的相关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