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对宋代诗歌的图像呈现
【摘要】:宋代诗歌作为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画家提供了众多的创作题材,是绘画作品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苏轼、陆游等宋代著名诗人以其卓绝超逸的诗歌作品、崇高磊落的精神品格影响了后世众多的艺术家,其人其作成为后世画家所反复描摹的入画题材。“东坡笠屐”、“米芾拜石”形成了后世著名的诗人肖像图式,“暗香疏影”、“岁寒三友”、“山静日长”等宋诗中典型的意象组合更是成为了后世山水、花鸟图式中独具特色的绘画主题。众多的宋诗诗意画与宋诗原典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构成了蔚为大观的文图演变史。对宋诗在后代的图像呈现研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简要追溯宋诗入画的渊源,并立足于诗歌和绘画两个维度,探讨了诗意画创作的缘由与动因;二是联系时代的审美取向以及画家的个人趣味及自身素养,梳理了后世各时期的宋诗诗意画创作情况,概括出了其主要的形式特征;三是对宋诗图像系统中的经典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进行个案分析,试图重新审视宋诗对于宋以后中国绘画史的影响与贡献;四是从诗画结构的比较入手,具体研究从不可视到可视、从意象到图像的诗画转变及其互译过程,旨在以小见大归纳出诗意画创作的普遍规律。宋诗诗意画作品不仅反映了宋代诗歌在后世的接受和传播情况,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画家对于诗歌的特定审美趣味。梳理并探讨围绕宋诗所创作的一系列绘画作品,一方面是对中国绘画史和宋诗接受史的深化研究和延伸探讨,另一方面是对宋诗中绘画母题艺术价值的重点挖掘与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