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评价研究
【摘要】: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是在反思专业教育弊端时提出来的,它是对专业教育的修正和补充。在现代美国大学里,通识教育已从一种教育理念发展成为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因此,在美国大学的评价计划里相应地也包含了对通识教育的评价,目的在于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学习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判断,进而更好地实现学校的通识教育目标。
本文分析了美国通识教育评价兴起的背景和评价中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并总结出美国通识教育评价具有五个重要特点:大多数大学经历了二十年的从有到无的快速发展过程;良好的上层管理支持及高效的评价管理机构;基于两个层次的评价;根据大学使命和作为现代人的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制定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评价目标;运用直接的和间接的评价方法以及校内和校外的评价工具。同时,文章也分析了美国通识教育评价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高校内外的两套价值观影响了通识教育评价的发展及通识教育评价缺乏院系和教师群体的有力支持等。
美国的通识教育和我国的素质教育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两者在深层次上及根本任务上具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对于我们现在所着重的文化素质教育,更是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也在于通过对美国通识教育评价的研究对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评价总结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本文对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评价工作提出五个基本原则:引导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同时,也对构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评价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