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物概念的设定及其权利(力)结构解析
【摘要】:
公物理论是行政法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是解决公物妥善管理、合法利用、致害赔偿等一系列实务问题的基础,也是防止公物占用、滥用,打击贪污腐败,保障公民公物使用权及其他相关权利的关键。然而,这一理论却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的一项重大缺憾。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在借鉴国外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最基本与最本源的问题出发对我国公物理论进行初步探讨,设定我国的公物概念,厘清公物上存在的权利(力)结构。
本文共分四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绪论”,从历史谈起,从古至今,描述了公物在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发展轨迹,并以此印证我国公物理论在当前的重大发展意义,并对公物理论在行政法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章“我国公物概念的设定”,在比较各国公物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公物的内涵、外延进行了设定,并对国有资产、营造物、公共设施等与公物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三章“公物上的权利(力)结构解析”,该章以公众用公物为中心进行论述,从公物的成立入手阐明了公物上的各种权利(力)构成,提出了“公物上存在一个包括私法所有权、公物管理权、公物使用权在内的复杂的权利束”的观点;第四章结语对全文做出简单总结。
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