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斜孔壁火焰筒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摘要】:现代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要求燃烧室具有高温升的特性,在油气比固定的条件下,必须增加燃烧用气量,在燃烧室进气量一定的条件下,这意味着冷却用气量不断减少,高温升与壁面冷却对冷气量的要求形成矛盾,因此迫切需要在火焰筒上采用新型高效的冷却技术。
本文将多斜孔壁冷却结构引入真实结构的燃烧室火焰筒中,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对常规气膜孔壁冷却结构的火焰筒燃烧室(燃烧室A)和四种斜排孔阵的多斜孔壁冷却结构的火焰筒燃烧室(燃烧室B:β=0,H=0.2P;燃烧室C:β=0,H=0.4P;燃烧室D:β=0,H=0.5P;燃烧室E:β=30o,H=0.5P)进行了研究。重点计算分析了多斜孔孔排布方式和掺混角的变化对多斜孔壁火焰筒的流场、压力场、油雾场、浓度场、温度场和壁面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
通过研究得出:
(1)用多斜孔冷却代替常规气膜冷却后,火焰筒壁面温度控制在900-1300K之间,冷气流量降低了23%左右,总压恢复系数在0.94左右,出口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在0.34-0.46之间。
(2)孔排布方式的变化对火焰筒传热特性有明显影响。下一排相对上一排的偏移量H=0.5P的多斜孔壁冷却结构燃烧室的流场、压力场分布比较均匀,总压恢复系数较大;火焰筒出口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较小;火焰筒壁面的温度分布呈一定的规律性,在冷气流量占总进气量22.7%的情况下,壁面总体温度保持在900-1160K之间,冷却效果好于H=0.2P和H=0.4P的燃烧室。
(3)孔掺混角的变化对火焰筒传热特性有一定的影响。掺混角β=30°的多斜孔壁冷却结构的燃烧室的流场、压力场分布比较均匀;火焰筒出口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较小;在冷气流量占总进气量23%的情况下,火焰筒壁面温度保持在900-1120K之间,冷却效果好于β=0的燃烧室;总压恢复系数略小于β=0的燃烧室。
多斜孔壁火焰筒冷却技术是一种新型复合高效的冷却技术,对于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具有重大的潜能应用价值。
|
|
|
|
1 |
李长林;火焰筒波纹气膜冷却结构设计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1988年02期 |
2 |
顾铭企;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技术展望[J];航空科学技术;1994年01期 |
3 |
张斌全;燃气轮中确定燃烧室中火焰简沿轴向各排小孔进气量分配的实验方法[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4年04期 |
4 |
东华;喷气发动机火焰筒的X射线实时照相检验[J];材料工程;1988年02期 |
5 |
成果;“火焰筒气膜冷却三维温度场数值计算”通过技术鉴定[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6 |
邢玉明,赵云惠,王丰;某发动机气膜冷却火焰筒壁温的数值计算[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7 |
杨顺虎;PG9171E燃机燃烧部件损坏分析[J];华东电力;2002年05期 |
8 |
王忠平,贺勇, 谈军,王晓军;航空发动机火焰筒X射线检测时黑线缺陷的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5年02期 |
9 |
俞伯良,李继保;单、双层壁火焰筒壁面冷却效果比较试验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1999年02期 |
10 |
彭成一;涡轮喷气发动机单管燃烧室试验[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57年02期 |
11 |
赵永健;张大千;;某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在动载荷下的频率响应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2 |
盛惠渝,陈洪发,刘燕宗,韩立中;火焰筒轴线与发动机轴线成交角的燃烧室联焰管[J];热能动力工程;2002年03期 |
13 |
任鸿远;岳建华;齐四清;包七十三;萨仁高娃;;9E燃机DLN-1.0燃烧室检修及维护处理[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9年05期 |
14 |
顾铭企;燃烧室流体损失的试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1年03期 |
15 |
李永康,胡正义,王宝官;二维气膜冷却火焰筒壁温数值分析[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1994年02期 |
16 |
耿小亮;郭运强;张克实;秦亮;;火焰筒热疲劳分析与寿命估计[J];机械强度;2007年02期 |
17 |
李名家;曲哲;林枫;李伟顺;;有隔热涂层的气膜冷却火焰筒壁温计算[J];热能动力工程;2008年05期 |
18 |
张宝诚,侯玉田,黄殿富;A_I型发动机环形燃烧室的改进[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4年01期 |
19 |
王佩秋;;GH15合金在火焰筒安装边上的选用[J];航空材料;1984年03期 |
20 |
于菲;王仲章;;气动系统应用于火焰筒各焊接位置测量[J];装备制造;2009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