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载SAR数据的星载雷达杂波仿真
【摘要】:
杂波特性研究是雷达研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星载雷达,其下视工作时所面临的地面杂波可能在所有距离上成为目标检测的背景。尤其相对不同体制的雷达而言,雷达杂波特性存在差异。随着星载雷达技术应用,针对其杂波模型的研究与计算已成为当前星载雷达研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基于计算机平台,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完成了星载PD雷达杂波数据的模拟。本文首先对SAR的距离-多普勒成像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讨论了几种常用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并对点目标和实测数据进行了成像。为获得星载SAR的回波数据,本文提出了基于机载SAR数据的星载SAR回波数据直接仿真方法,并深入研究了星载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用该算法对点目标和所仿真得到的星载SAR回波数据进行了成像,验证了所仿真的星载SAR回波数据的有效性及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提出了一种针对特定区域的PD雷达杂波数据的快速仿真方法,分别实现了机载PD雷达杂波数据和星载PD雷达杂波数据的快速仿真,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且与传统的回波模型方法相比,仿真流程简单且用时短,易于工程应用。
|
|
|
|
1 |
江长荫,王被德;机载与星载雷达的电波传播大气折射修正[J];中国科学E辑;2001年01期 |
2 |
汤志伟,陆志强,黄顺吉;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仿真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6期 |
3 |
E.Brookner
,T.F.Mahoney
,陈飞
,陈训达;星载防空警戒雷达的总体方案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7年03期 |
4 |
王国媚,须海江,马小兵,雷宏;星载雷达数据形成分机地面测试仪的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07期 |
5 |
殷旭东,王伟,陈曾平;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信号的侦收和干扰技术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05年05期 |
6 |
田增山,刘丽川,黄顺吉;矢量法确定星载SAR多普勒参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7期 |
7 |
刘丽霞;段崇棣;;国外星载降水测量雷达概述[J];空间电子技术;2008年03期 |
8 |
冯晶晶;陈祝明;江朝抒;;非均匀分布式星载雷达栅瓣抑制技术研究[J];现代雷达;2010年04期 |
9 |
谢武涛;吕慎刚;邓云伯;;一种星载L波段小型化T/R组件研制[J];现代雷达;2011年10期 |
10 |
位寅生,许荣庆,张宁;星载Ku波段雷达方案设计与性能分析[J];现代雷达;2005年09期 |
11 |
明文华;;星载降水测量雷达杂波计算与分析[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
12 |
汤春林;汪学刚;陈祝明;;基于距离走动校正的星载雷达空中动目标检测[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年10期 |
13 |
张劲林,许荣庆,刘永坦,顾建政;利用Wigner-Ville分布估计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多普勒中心频率[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03期 |
14 |
程亮;;大口径星载雷达天线结构分析[J];电子机械工程;2007年05期 |
15 |
朱宝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技术应用现状[J];航天电子对抗;1997年04期 |
16 |
张劲林,许荣庆,刘永坦;适于大斜视角星载SAR系统的改进距离┐多普勒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年08期 |
17 |
孙造宇;梁甸农;董臻;张永胜;;星载寄生式InSAR系统DEM重建问题[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02期 |
18 |
位寅生;许诺;侯颖辉;;星载雷达弱目标长时间积累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10期 |
19 |
王长武;;星载雷达天线结构动态特性研究[J];现代雷达;2008年05期 |
20 |
商建;杨汝良;;双频多极化空间降水测量雷达系统参数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