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射流—激光复合加工技术基础研究
【摘要】:
电解射流-激光复合加工技术是一项同时具备激光加工高效率及电解射流高表面质量的新型复合加工技术。其特点是借助电解射流加工“在线”消除激光加工产生的再铸层、残余应力、微裂纹,由于激光对待加工部位的辐照,使得电解液局部温度升高,进一步促进该区域的电化学作用,加强了电解射流加工的定域性,并伴随热化学及其它作用的影响去除材料。本文针对这项复合加工技术进行了以下研究:
(1)深入研究激光在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并对激光在空气、纯水和中性盐溶液中加工的力学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在短距离的液体介质中作用于靶材的力学效应是空气条件下的3倍以上,有利于去除金属熔化物;且激光在精细过滤后的工业盐溶液中传输可以达到与在纯水中接近的衰减效果。
(2)基于激光在中性盐溶液中衰减特性的研究、激光在射流中的传输原理和射流的稳定原理,并结合CFD仿真技术对喷射耦合腔体及喷嘴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流体动力学仿真,研制了专用的电解射流-激光复合加工系统。
(3)利用电解射流-激光复合加工系统进行了复合加工成形规律研究。首先对电解射流加工进行了相关工艺试验,初步研究了各加工参数对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分析了电解射流加工的成形规律;其次,在电解射流加工试验的基础上,对脉冲电解射流-激光复合加工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加工孔孔壁具有较高的表面质量,基本无再铸层、微裂纹及热影响区等缺陷。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证实了电解射流-激光复合加工的可行性,为电解射流-激光复合加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试验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G662
|
|
|
|
1 |
施文轩,张明歧,殷旻,吴志刚;电射流加工工艺研究和发展[J];电加工与模具;2001年01期 |
2 |
王晓臣;王宁会;李国锋;;孔阳极大气压直流辉光放电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7年02期 |
3 |
徐荣青,陈笑,沈中华,陆建,倪晓武;水中薄片激光打孔反常现象的分析[J];高压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
4 |
施文轩
,张明歧
,殷旻;电液束加工工艺的研究及其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01年06期 |
5 |
郭文渊,王茂才,张晓兵;镍基超合金激光打孔再铸层及其控制研究进展[J];激光杂志;2003年04期 |
6 |
陈笑,徐荣青,沈中华,陆建,倪晓武;激光对水和空气中靶材的作用机制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7 |
王新新,芦明泽,蒲以康;空气中大气压下均匀辉光放电的可能性[J];物理学报;2002年12期 |
8 |
徐惠宇,朱荻;微细群缝的精密电解加工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21期 |
|
|
|
|
|
1 |
贾宝贤;王冬生;赵万生;王振龙;;微细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评析[J];电加工与模具;2006年04期 |
2 |
蒋亨顺;马明峻;;特种加工技术在精密制造中的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05期 |
3 |
魏世明,柴敬,李毅;岩梁小变形的光纤光栅检测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2005年S1期 |
4 |
黄山,赵华凤,俞涛,周开军,刘海涛;光纤光栅温度补偿桥式结构[J];半导体光电;2003年06期 |
5 |
巩宪锋,王长松,郭转运,吕可诚;FFP边带滤波技术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4年01期 |
6 |
罗洪,熊水东,陈儒辉,胡永明,倪明,孟洲;全保偏光纤加速度矢量传感器的设计与实验[J];半导体光电;2004年03期 |
7 |
杨华勇,周伟林,李智忠,孙崇峰,胡永明;窄带激光器调谐的光纤光栅波长移位解调[J];半导体光电;2005年01期 |
8 |
王振宇;成立;祝俊;李岚;;电子束曝光技术及其应用综述[J];半导体技术;2006年06期 |
9 |
侯健,韩育礼;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试验研究[J];兵工学报;2000年03期 |
10 |
宋贵才,全薇,宁国斌,金光勇,闫晓媛,任重,梁柱;伞形端头光源—光纤耦合器[J];兵工学报;2004年03期 |
|
|
|
|
|
1 |
李小海,王振龙,赵万生;微细电化学加工研究新进展[J];电加工与模具;2004年02期 |
2 |
易灿,李根生;喷嘴结构对高压射流特性影响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5年01期 |
3 |
王新新,芦明泽,蒲以康;空气中大气压下均匀辉光放电的可能性[J];物理学报;2002年12期 |
4 |
曹自洋;何宁;李亮;;微细切削加工技术[J];微细加工技术;2006年03期 |
5 |
王振龙,赵万生,狄士春,迟关心;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10期 |
6 |
王建业;电解加工技术的新发展——高频窄脉冲电流电解加工[J];电加工与模具;1998年02期 |
7 |
施文轩,张明歧,殷旻,吴志刚;电射流加工工艺研究和发展[J];电加工与模具;2001年01期 |
8 |
徐荣青,陈笑,沈中华,陆建,倪晓武;水中薄片激光打孔反常现象的分析[J];高压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
9 |
施文轩
,张明歧
,殷旻;电液束加工工艺的研究及其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01年06期 |
10 |
杨建军;飞秒激光超精细“冷”加工技术及其应用(I)[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年03期 |
|
|
|
|
|
1 |
吴英才,袁一方,徐艳平;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传感器技术;2004年05期 |
2 |
王新新,李成榕,蒲以康,张贵新,芦明泽;用50Hz工频电压产生大气压下辉光放电[J];高电压技术;2002年S1期 |
3 |
林福昌,何磊,戴玲,李劲;常压辉光放电及其在薄膜表面处理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2年S1期 |
4 |
赵杰,崔大付,韩泾鸿;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测量物质的折射率[J];光电子.激光;1999年01期 |
5 |
夏彦水,杨建忠,卫建峰;低温等离子体对纺织品的表面改性研究[J];广西纺织科技;2005年02期 |
6 |
冯树强,肖安定,刘东华,温宗胤;不锈钢激光打孔研究[J];广西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7 |
曾惠丹,邱建荣,干福熹;纳米功能颗粒掺杂玻璃的制备及光学特性[J];硅酸盐学报;2003年10期 |
8 |
徐荣青,陈笑,沈中华,陆建,倪晓武;水中薄片激光打孔反常现象的分析[J];高压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
9 |
张志伟,武志芳,郭俊杰;一种测量溶液浓度的光纤传感器[J];中北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0 |
刘军;航空发动机气膜冷却孔的打孔工艺[J];航空发动机;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