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回转非容积型无阀压电泵的动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
【摘要】:随着生物、医学、保健、化学、化工、安全监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对流控器件的集成度和流体输送的精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磁泵由于结构原理的原因已不能满足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特殊需要。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无噪声、无电磁干扰的无阀压电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自1993年瑞典的E Steme提出并发明第一个无阀压电泵以来,各种新原理、新结构的无阀压电泵不断涌现出来,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的无阀压电泵由于其固有的回流现象严重、流动波动大、流量小、效率低等问题,距离实际需求尚有一定的距离。基于上述研究现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本文开展了具有原始创新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新型无阀压电泵的探索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受到鱼尾摆动的启发,首次提出了在泵的分类学上既不属于容积型又不属于回转型的柔性尾鳍结构压电层合振子无阀压电泵;研制了样机,进行了泵流量测试、振子的仿真与测振、流场模拟等研究工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振子的端部构造柔性尾鳍,并做适当的结构优化后,单位面积压电陶瓷片产生的泵流量较无柔性尾鳍时提高了43倍;和传统的容积差型无阀压电泵相比,具有流量大、流动脉动小、无回流现象等优点。
2.研究了压电振子在水中的绝缘、压电振子的工作空间、柔性尾鳍的结构、压电层合板梁的构成形式、基体和陶瓷片的厚度比和振子-固壁距离等因素对泵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外电场激励下压电双晶片的振动方程,分析了模态力的影响因素;基于最小作用原理,利用瑞利-利兹法给出了突变截面压电层合梁模态振型的近似解;通过合理的选择容许函数序列,模态频率近似解逼近实验结果,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二阶谐振频率的相对误差为2.1%。
3.针对压电层合振子(单晶片和双晶片)浸没在泵腔内容易出现的陶瓷片电极层破坏、流体电离和流体温升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能够实现干湿分离的仿尾鳍变截面摆动振子压电叠堆泵;对振子工作在泵腔内和近似无限水域(水槽)分别进行了泵水能力测试;80V电压激励下,振子工作在水槽中,一、二阶弯振的模态频率分别为680Hz和1370Hz,30mm水柱被压下,泵的最大流量可达560mL/min;振子工作在泵腔中,一、二阶弯振的模态频率分别为617Hz、1356Hz,泵的最大流量为400mL/min;对影响泵性能的关键结构参数——柔性尾长和振臂长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谐振频率随柔性尾长的变化规律符合线性振动理论;但端部振幅随柔性尾长和振臂长度的变化却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通过建立摆动振子的伪刚体动力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振臂和柔性尾鳍之间的弱耦合关系。
4.提出了仿尾鳍泵的工作机理,解释了产生单向流动的主要动力是来源于振子周围流体随振子做圆弧摆动而受到的离心力;从动量的角度分析了摆动振子和流体微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泵流量的解析式。
|
|
|
|
1 |
李军,吴博达,程光明,杨志刚;收缩管/扩张管型无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J];压电与声光;2000年06期 |
2 |
李军,程光明,杨志刚,吴博达,曾平,陈淑妍;一种改进的平板式无阀压电流体泵[J];压电与声光;2001年05期 |
3 |
吴博达,汤乐超,李军,程光明,杨志刚;无阀压电泵的泵腔容积变化量[J];压电与声光;2002年02期 |
4 |
胡笑奇;张建辉;黄毅;夏齐霄;黄卫清;;仿尾鳍式变截面摆动振子无阀压电叠堆泵的结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6期 |
5 |
吴博达,赵永军,杨志刚,阚君武,华顺明;多腔体并联锥形管无阀压电泵输出流量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4年06期 |
6 |
何秀华;张睿;杨嵩;邓许连;蒋权英;;V型无阀压电泵的流场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8年10期 |
7 |
徐斌;朱杰;路计庄;;非对称群峰无阀压电泵的结构设计[J];中国设备工程;2008年12期 |
8 |
夏齐霄;张建辉;雷红;王守印;成伟;;非对称群峰结构无阀压电泵的理论分析(英文)[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2期 |
9 |
夏齐霄;张建辉;李洪;;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J];光学精密工程;2006年04期 |
10 |
吴丽萍;吴银柱;;无阀压电泵噪声分析与探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1 |
吴丽萍;程光明;曾平;杨志刚;吴银柱;;单振子双腔体无阀压电泵结构设计与机理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7期 |
12 |
徐斌;朱杰;路计庄;;非对称群峰无阀压电泵的结构设计[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8年03期 |
13 |
何秀华;张睿;;“V”形无阀压电泵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J];排灌机械;2008年04期 |
14 |
何秀华;张睿;杨嵩;邓许连;;基于正交设计法的“V”形管优化设计[J];排灌机械;2008年05期 |
15 |
何秀华;杨嵩;邓许连;毕雨时;;基于数值模拟的V形管压电泵优化设计[J];排灌机械;2009年02期 |
16 |
吴丽萍;杨志刚;程光明;吴银柱;;声控无阀压电喷流泵[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04期 |
17 |
阚君武,杨志刚,程光明;压电泵的现状与发展[J];光学精密工程;2002年06期 |
18 |
;机械、电气与动力工程[J];电子科技文摘;2001年04期 |
19 |
;光学 精密工程1-12期(第16卷)2008年(月刊)总目次[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2期 |
20 |
胡笑奇;张建辉;黄毅;;仿尾鳍压电双晶片无阀泵的模拟与试验[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