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系统观测器设计及其在倒立摆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实际工程中,非线性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随着非线性控制理论的发展,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研究已经得出了不少结论。在非线性控制中,当控制所需状态反馈量无法通过直接测量得到,或者难于得到时,就需要重构系统状态,因此非线性观测器的设计与应用一直是非线性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倒立摆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和自然不稳定的系统。在控制过程中,它能有效地反映诸如可镇定性、鲁棒性、随动性以及跟踪等许多控制中的关键问题,是检验各种控制理论的理想模型。围绕这一系统,进行了反馈线性化控制及基于非线性观测器的稳定设计。
围绕倒立摆这一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二、三级倒立摆的结构以及通用数学及仿真模型,分析了倒立摆实际系统中的非线性因素。在第三章中使用反馈线性化实现了对倒立摆的控制,接下来的第四章给出了非线性观测器目前的发展状况,就目前较为成熟的几种非线性观测器技术,给出了仿真范例及仿真结果的分析比较,并给出了一级倒立摆的基于线性观测器和非线性观测器的比较结果和二级倒立摆的基于观测器的滑模控制仿真结果。最后章节为实现倒立摆网络实验室,采用 OpenGL 建立了一、二、三级倒立摆的三维立体虚拟环境,通过 VC 调用 Matlab 引擎解决了实验中大量的计算问题,并且使用 MFC 开发了用于倒立摆智能实验室的应用软件,软件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生动的 OPENGL 动画演示,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软件调用 MATALB 进行计算,并利用 ASP 设计了网络实验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完善网络实验的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P273.5
|
|
|
|
1 |
江鹢,汤丽萍,边信黔,施小成;利用Matlab引擎实现VC和Matlab的混合编程[J];电脑学习;2000年03期 |
2 |
梁贵书,王立新,董华英,郑兴华;非线性控制系统线性化方法的发展及其应用[J];电力情报;1995年02期 |
3 |
史晓霞,张振东,李俊芳,杨屹;二级倒立摆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意义[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4 |
王江,王先来,王海涛;非线性系统变结构观测器[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7年04期 |
5 |
蒋国飞,吴沧浦;基于Q学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倒立摆控制[J];自动化学报;1998年05期 |
6 |
雷红伟,薛兵,冯长江;现代网络实验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年02期 |
7 |
张姝,朱善安;基于Internet的倒立摆网络控制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07期 |
8 |
丁景涛,周凤岐;二级倒立摆系统的变结构控制实现[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
|
|
|
|
1 |
马立玲,杨英华,王福利;执行器故障检测的神经网络观测器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12期 |
2 |
李幼凤;苏宏业;褚健;;子空间模型辨识方法综述[J];化工学报;2006年03期 |
3 |
覃祖旭,李渊涛,张洪钺;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状态观测器[J];航空学报;1994年04期 |
4 |
胡泽新,邵惠鹤;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观测器及其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
5 |
赵春涛,赵克定,邵鸿德,张业建;基于Elman网络的液压系统辨识[J];机床与液压;2003年01期 |
6 |
高钦和;王孙安;;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动态系统辨识[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1期 |
7 |
焦嵩鸣,韩璞,周黎辉;一种新型的动态递归神经网络及其算法[J];计算机仿真;2002年05期 |
8 |
张琦,邵立福,李焕良,郑慧娟;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液压泵故障诊断技术[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年08期 |
9 |
王小丽;倪茂林;;基于自适应观测器的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08年04期 |
10 |
张袅娜;冯勇;邱东;;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滑模观测器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5期 |
|
|
|
|
|
1 |
程俊,王永,黄南晨,吴刚,卿志远,孙德敏;旋转式倒立摆计算机控制系统[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1年04期 |
2 |
蔡英文,杨誉宗,吕露,胡钧,李民乾,孙洁林,陈良尧;基于因特网的STM远程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3年04期 |
3 |
罗明;网络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年03期 |
4 |
习晓远,庞敬轩;校园网络下的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年04期 |
|
|
|
|
|
1 |
吴国恩;;反馈线性化的单放大器电阻电桥[J];电测与仪表;1985年07期 |
2 |
冯江,王晓燕,王新民,吴军;一种非线性反馈线性化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4年12期 |
3 |
孙建涛;陈华;王贞卫;;单级倒立摆反馈线性化控制仿真[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年11期 |
4 |
宁海春,赵长安,赵松,杨文容;一类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观测器——控制器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5 |
张智焕,王树青,荣冈;基于反馈线性化的预测函数控制及其在CSTR中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年S1期 |
6 |
刘恒坤,常文森,佘龙华;磁悬浮系统的非线性控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5年11期 |
7 |
孙振华,夏小华;R~4上关于动态反馈线性化的一个定理[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6年04期 |
8 |
段富海,章卫国,杨向忠,何长安;大机动飞机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律设计[J];飞行力学;1999年02期 |
9 |
张永东,张毕西,刘永清,张丽清;基于状态观测器混沌系统的非线性反馈控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10 |
龙晓林,蒋静坪;非线性控制及其先进控制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