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超声速稀薄气流非结构网格DSMC及并行算法研究

王学德  
【摘要】: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高空飞行时,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流场的稀薄气体效应随之增大,此时已不再能用连续介质的方法研究高空高速气流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受类似条件下地面实验设备及相关测试技术所限,求解Boltzmann方程又存在着巨大的困难,直接模拟Monte Carlo方法(DSMC)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也是求解稀薄气体动力学问题唯一获得巨大成功的方法。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入研究高超声速稀薄气体流动的非结构网格直接模拟Monte Carlo方法及其并行计算技术,致力于开发一套适用于任意复杂外形的高效通用DSMC模拟程序。 首先,研究了直接模拟Monte Carlo方法所必需的基本分子气体动力学理论,为流场的直接物理模拟打下理论基础。论述了二元弹性碰撞中的力学机理并推导了分子碰撞后速度的求解公式。讨论了分子间的作用势与分子碰撞模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Lennard-Jones势为作用模型,设计了GSS-3分子碰撞模型,该模型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的分子作用力,能够给出正确的气体输运性质。 其次,研究了高超声速稀薄气流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的实现策略及应用。将Bird位置元方案中的子网格思想引入到非结构网格上来,只存储子网格的总体标识号,利用较少的计算网格又能提高分子的分辨率和计算精度。提出了将面积元/体积元坐标搜索技术与交替数字二叉树搜索算法(ADT)相结合来跟踪模拟分子在网格之间的迁移,使用ADT方法判别分子与物面是否相交,节约了计算时间。同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具体的算例进行了数值模拟。 然后,在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实现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优化与设计。以面积元/体积元坐标搜索技术为原型,设计了一类跟踪模拟分子迁移的新算法,该算法仅需少量的逻辑运算与代数运算,较之以往需要大量的逻辑运算与浮点运算节约了计算时间,同时新算法不仅可以跟踪模拟分子在网格之间的迁移,而且可以准确判别分子与物面是否相互作用,搜索过程中的附带信息给出了分子与物面碰撞的确切时间与精确位置。为了加快流场的时间发展历程,提出了适合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的动态局部时间步长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较大幅度地缩短流场模拟的计算时间。在非结构网格DSMC中,引入了碰撞距离的思想,可以有效避免因网格尺度过大导致出现严重的计算误差。同时,本文对传统DSMC方法中的数据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了局部化的数据组织方式,节约了内存,变间接访问数据为直接访问,节约了计算时间。在程序编制过程中,充分展现了Fortran90高级语言的主要特性,引人动态数组、指针、链表以及派生类型数据。最后对过渡领域高超声速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计算效率进行了比较。 接下来,研究了化学反应气体流动的非结构网格DSMC及其应用。论述了碰撞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理论,给出了不同分子碰撞模型下的化学反应抽样几率函数(位阻因子)构造的过程。同时编制了化学反应气体流动非结构网格DSMC的计算程序,给出了具体的数值算例。 最后,基于PC-CLUSTER群机并行体系结构与消息传递库MPI环境开展了非结构网格DSMC并行计算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类基于结构背景网格上的动态非结构网格分区策略,保证各子区域的分子数大致相等,实现计算进程间的动态负载平衡。利用MPI库函数构造了两类符合DSMC并行原理的通信方法:单步通讯法与多步通讯法。采用单控制多数据流(SPMD)以及Master/Slave并行模式,设计了非结构网格DSMC整体并行算法。最后对高超声速绕流进行并行计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加速比与计算效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学德;伍贻兆;夏健;;一类二维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的实现策略及其应用[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7年01期
2 潘勇;王江峰;伍贻兆;;非结构网格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MHD流场数值模拟[J];航空学报;2008年04期
3 王江峰;余奇华;伍贻兆;;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绕流分布式并行计算[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4 潘勇;王江峰;伍贻兆;;三维理想MHD方程数值求解方法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王江峰;伍贻兆;余奇华;;混合网格化学非平衡绕流通量分裂格式及并行算法[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6 王学德;伍贻兆;夏健;;动态负载平衡的二维非结构网格DSMC并行算法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7年03期
7 胡光初;对“二阶迎风TVD数值格式在非平衡高超声速钝体绕流中的应用”一文的讨论[J];力学学报;1998年06期
8 史金光,王中原,万广明;有攻角高超声速穿甲弹气动烧蚀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9 袁化成,梁德旺;高超声速侧压式模型进气道不起动特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10 周勇为;易仕和;程忠宇;;Φ200高超声速风洞调试和流场校测[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1 王天泉;李高鹏;;惯性/导引头组合导航系统建模[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12期
12 张涵信,余泽楚,陆林生,马占奎;超声速、高超声速粘性气体分离流动的数值解法[J];力学学报;1981年04期
13 范晓樯;贾地;冯定华;李桦;;脉冲风洞中进气道起动过程试验研究[J];推进技术;2007年01期
14 徐翔;伍贻兆;程克明;王志坚;;高超声速风洞气动布局设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5 沈清;朱德华;;高超声速尾迹流场稳定性数值研究[J];力学学报;2009年01期
16 张涵信,陆林生,余泽楚,马占奎;超声速、高超声速粘性气体分离流动的显、隐式差分解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2年03期
17 鄂学全;磁流体管道中的高超声速流动特性[J];力学学报;1983年02期
18 李春娜;叶正寅;王刚;;基于二维非结构网格的GMRES隐式算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19 赵庆贺;白俊强;许晓平;袁晓军;;二维非结构网格Euler方程高效解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01期
20 田婷;阎超;;超声速场中的反向喷流数值模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芳;刘靖;石于中;郑耀;;临近空间稀薄与近连续流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沈青;樊菁;;稀薄气体动力学的发展[A];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与力学论文集[C];2001年
3 付峥;刘凯欣;;可应用于真正非结构网格的CE/SE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瑞利;林忠;闫伟;温万治;;结构网格与非结构网格的联合使用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5 李学东;王保国;;非结构化网格下二维钝头体绕流DSMC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韩桂来;姜宗林;;零攻角NADTPS重构高超声速流场气动力/热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陈赣东;曹勇;;磁场对弱电离气体影响的DSMC模拟[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8 郭正;刘君;瞿章华;;动网格技术在二维非结构网格中的实现[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刘伟雄;白菡尘;;高超声速研究对地面设备能力的需求[A];高超声速前沿问题研讨班[C];2002年
10 王振亚;叶友达;;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隐式方法的比较[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德;高超声速稀薄气流非结构网格DSMC及并行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2 李万爱;非结构网格高精度数值方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3 王兰;超燃冲压发动机整机非结构网格并行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4 叶建军;微化工机械DSMC-SPH多尺度耦合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柳军;热化学非平衡流及其辐射现象的实验和数值计算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6 王沫然;微纳尺度气体流动和换热的Monte Carlo模拟[D];清华大学;2004年
7 范晓樯;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计算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雷静;射流混合型高超声速低温喷管流动过程及设计优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彭钧;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乘波布局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王志力;基于Godunov和Semi-Lagrangian法的二、三维浅水方程的非结构化网格离散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赣东;高超声速航天器稀薄大气电力制动的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杨浩森;高温化学反应流动的DSMC模拟及气动光学效应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叶品;高超声速稀薄流中化学反应的DSMC数值模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赵滋阳;非结构网格下气动热力耦合数值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兰大辉;非结构网格上求解流场的初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邓柳杨;微通道内气体流动的IP-DSMC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羽;高超声速弹丸气动烧蚀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戴阳豪;基于非结构网格的二维水流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刘彦红;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斜爆轰波流场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刘光生;非结构网格下河流对近岸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文娇;美国防部发射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N];中国航空报;2010年
2 晓丽;美国研制新型高超声速无人机武器系统[N];中国航空报;2003年
3 张晋平;X-43A高超声速验证机预备2月进行飞行试验[N];中国航空报;2004年
4 苏恩泽;空天新科技引领新变革[N];学习时报;2009年
5 黄志澄;挑战飞行极速[N];中国航天报;2004年
6 洪安 于杰 记者 于莘明;我国第一座高超声速数值风洞建成[N];科技日报;2007年
7 丹丹;高超声速点燃美军激情[N];中国航空报;2011年
8 张洋;德国将试飞新的高超声速/极超声速试验飞行器[N];中国航空报;2011年
9 ;21世纪的航空前沿技术[N];北京科技报;2002年
10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胡劲松 冯伟 秦致远 本报记者 别义勋;21世纪的新概念武器[N];解放军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