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子—轴承耦合系统的耦合故障机理分析及智能诊断
【摘要】:
旋转机械转子系统的碰摩故障通常是由不平衡、不对中、油膜涡动等故障所引发的二次故障,其信号通常具有周期、拟周期和混沌三种复杂的非线性特征。一般大型高速旋转机械通常采用动压滑动轴承作为支承系统,但对于整体重量和结构要求较高的高速轻型旋转机械,如航空发动机,通常采用滚动轴承支承系统。两种转子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均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首先针对油膜涡动下的转子碰摩故障诊断问题,建立了含不平衡、油膜涡动以及碰摩耦合故障的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不平衡、油膜涡动、碰摩等耦合故障;然后,在相同的转子系统参数下,在考虑滚动轴承非线性赫兹接触和轴承径向间隙的情况下,建立了含不平衡-碰摩耦合故障的转子-滚动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轴心轨迹图、频谱图、三维瀑布图、Poincaré图、分岔图等方法,重点讨论转子系统参数对其信号的影响,研究了两种模型中碰摩故障的特征。
在获取了包括各种状态下的耦合故障样本后,提取反映故障特征的信息,构造了结构自适应神经网络,并用该神经网络对从转子模拟实验台和航空发动机转子实验器采集到的碰摩故障数据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充分表明了建立的神经网络对于识别不平衡-油膜涡动-碰摩耦合故障以及不平衡-碰摩耦合故障的有效性。
为了进一步提取耦合故障特征,在论文中将关联维数理论应用于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对仿真计算获取的耦合故障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计算出关联维数,比较了不同故障状态下的关联维数特征,发现了耦合故障下关联维数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作为耦合故障识别的重要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17
|
|
|
|
1 |
宋友,柳重堪,李其汉;基于小波包分解的早期碰摩故障诊断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2 |
刘长利,姚红良,张晓伟,闻邦椿;碰摩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振动特征的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
3 |
罗跃纲,金志浩,刘长利,闻邦椿;非线性摩擦力对碰摩转子-轴承系统混沌运动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9期 |
4 |
袁惠群,闻邦椿,王德友,刘叔伦;滚动轴承-转子-定子系统的碰摩故障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5 |
彭斌,刘振全;谐小波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J];动力工程;2005年05期 |
6 |
胡茑庆,陈敏,刘耀宗,杨光,温熙森;非线性转子系统碰摩现象的动力学仿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7 |
万方义,许庆余,李松涛;谐波小波变换在转子—轴承系统多故障监测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04年01期 |
8 |
徐小力,王涛;旋转机械转子智能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工程机械;2005年04期 |
9 |
罗跃纲,陈长征;旋转机械故障的灰色网络诊断分析[J];风机技术;2001年04期 |
10 |
于洪洁,吕和祥,裘春航;非稳态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柔性轴裂纹转子的动力特性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02年04期 |
|
|
|
|
|
1 |
陈果;杨虞微;;航空发动机复杂磨损趋势的神经网络多变量预测模型[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01期 |
2 |
蔡爱民,查良松;基于分形理论的安徽省旱、洪涝灾害时序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3 |
王利清,魏学业,温伟刚,谢涛;电流模式Buck-Boost电路从有序到混沌的分形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4 |
张春芝;活性污泥法多变量最优控制的遗传算法实现[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5 |
高华东,霍达,陶连金;混沌理论与可信域相结合的深基坑开挖侧移预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6 |
潘平;;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理论的边坡位移预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7 |
门宝辉,赵燮京,梁川;长江上游川中地区降水时间序列的混沌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1期 |
8 |
李剑锋;张卫中;尹光志;康钦容;程国建;;指数平滑法在滑坡抢险工程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9 |
李建功;中国期货市场的混沌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
10 |
陈湘州,郑海祥,杨勇,刘祖润;一种基于退化混沌变异算子的改进遗传算法及其应用[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
|
|
|
|
1 |
吴建,梁家惠,李淮凌;大型转动机械碰摩故障分析的声发射检测系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2 |
金建国,刘钟杰,苏同敏;基于声发射信号的汽轮机动静摩擦监测[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3 |
袁惠群,闻邦椿,李鸿光;非线性转子局部碰摩故障的分叉与混沌行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
4 |
罗跃纲,李振平,曾海泉,闻邦椿;非线性刚度转子系统碰摩的混沌行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
5 |
袁惠群,闻邦椿,王德友,刘叔伦;滚动轴承-转子-定子系统的碰摩故障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6 |
刘长利,姚红良,李鹤,闻邦椿;碰摩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行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8期 |
7 |
罗跃纲,金志浩,刘长利,闻邦椿;非线性摩擦力对碰摩转子-轴承系统混沌运动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9期 |
8 |
刘长利,姚红良,张晓伟,闻邦椿;碰摩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振动特征的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
9 |
袁惠群;吴英祥;李东;闻邦椿;;滑动轴承-转子-定子系统耦合故障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10 |
陈丁跃,徐晖,敬晓明,阎安志;非线性“转子-轴承-基础”系统碰摩动力分析[J];动力工程;2001年05期 |
|
|
|
|
|
1 |
吴建,梁家惠,李淮凌;大型转动机械碰摩故障分析的声发射检测系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2 |
张文明,李莉,申焱华,王英,王卫刚;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分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3 |
袁惠群,闻邦椿,李鸿光;非线性转子局部碰摩故障的分叉与混沌行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
4 |
罗跃纲,李振平,曾海泉,闻邦椿;非线性刚度转子系统碰摩的混沌行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
5 |
李振平,罗跃纲,姚红良,闻邦椿;考虑油膜力的弹性转子系统碰摩故障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
6 |
罗跃纲,金志浩,刘长利,闻邦椿;非线性摩擦力对碰摩转子-轴承系统混沌运动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9期 |
7 |
张靖,李鹤,闻邦椿;动态油膜-转子系统的支座松动故障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
8 |
刘长利,姚红良,张晓伟,闻邦椿;碰摩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振动特征的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
9 |
万书亭,李和明;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中的改进BP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6期 |
10 |
姚洪兴,赵林度,盛昭瀚;多级模糊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