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并行遗传算法的风扇/压气机叶片气动优化设计
【摘要】:
数值气动优化设计方法是计算流体力学和数值最优化理论相结合的一种跨学科自动设计方法,它较少地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能实现多目标优化设计和多设计参数组合优化设计,但是该方法对流场计算精度和计算机速度要求较高,直到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以快速发展。
本文风扇/压气机的数值气动优化设计重点研究四个关键技术:研究耗时少、计算较准确的叶片通道流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具有良好寻优能力的数值最优化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技术,研究三维叶片造型的参数化方法;研究以气动性能为目标的多目标函数构建方法。本文编制大量程序源代码实现了上述气动优化设计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下列具体工作:
研究了叶片通道流场计算方法。针对雷诺平均三维NS方程流场计算耗时较长,本文利用Denton的粘性体积力流场计算方法编制程序,对叶片通道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大大缩短了流场计算耗时。通过美国NASA 67和37号转子计算算例,探索出该程序经验参数设置规律;并将粘性体积力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NUMECA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粘性体积力方法的准确性。
研究了高效率的并行遗传算法。采用实数编码、自适应算子、小生境技术等对基本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搜索效率和全局寻优能力;采用WinSock通讯机制、多线程技术、主从结构体系,实现了基于局域网多台计算机或服务器多CPU并行优化,大幅度缩短了优化时间。
研究了风扇/压气机三维叶片基于修改量的参数化方法。这里提出了以叶片积叠线、叶片型面、子午面流道和叶片弦长都作为设计变量的多变量组合优化设计思想。在叶片型面参数化中,引入借鉴多重网格法和Beizer递推算法的多层参数化方法,并与遗传算法结合,达到提高寻优效率的目的。为了统一规范积叠线参数化描述,将叶片的弯曲设计、前后掠设计和叶片弦长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方法的三维旋转、平移和缩放建立对应关系,构造叶片参数化方法的矩阵公式。
本文采用了基于修改量的参数化方法,在优化设计前,需预先给定初始叶片。通过对任意回转面与平面叶栅流动分析,明确了两者流动差别,最终选择基于回转面流动方法进行叶型设计。初始叶片由任意回转面叶型沿径向叠加形成。
将风扇/压气机优化设计各个关键技术研究形成的模块整合成优化设计软件。软件各模块通过全局变量执行数据传输,既保证了各模块的相对独立,又便于软件编写、调试和功能扩展。软件具有使用简便的用户界面;具有二维、三维叶片并行优化设计功能;并有较丰富的计算结果后处理及结果图形显示能力。多个二维叶型和三维叶片的优化算例验证知:本文软件用来设计高气动性能叶片,设计结果较可靠,设计效率较高,能节约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
|
|
|
|
1 |
王晓鹏,高正红;应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气动优化设计[J];计算物理;2000年05期 |
2 |
高正红,苏伟;基于动态边界控制的气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4年02期 |
3 |
宋立明,李军,丰镇平;ARDE算法及其在三维叶栅气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
4 |
陈严,胡士山,叶枝全;定桨距风力机气动优化设计优化方向分析[J];太阳能学报;1997年03期 |
5 |
夏露;高正红;;变可信度模型在气动优化中的应用[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6年08期 |
6 |
朱莉;高正红;;基于神经网络的翼型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07年03期 |
7 |
周正贵;汪光文;;带分流叶片离心压气机工作轮气动优化设计(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08年02期 |
8 |
苏伟;白俊强;;一种代理模型方法及其在气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年03期 |
9 |
吴海燕;张朝磊;;离心压气机叶片扩压器多点气动优化设计[J];风机技术;2010年06期 |
10 |
王晓鹏,高正红;跨音速翼型和机翼的气动优化设计[J];应用力学学报;2001年02期 |
11 |
熊俊涛,乔志德;基于响应面法的跨声速翼型气动优化设计[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5年01期 |
12 |
黄国平,梁德旺;一种快速的有约束气动CFD优化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13 |
刘雄;李钢强;陈严;;小型变桨距风力机的气动优化设计[J];水电能源科学;2009年03期 |
14 |
何坤;袁新;;离心压气机回流器三维气动优化设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3期 |
15 |
朱一锟,朱自强,薛晓春;跨音速翼型气动优化设计方法[J];航空学报;1998年01期 |
16 |
李倩;詹浩;邓阳平;;基于遗传算法的旋转机翼飞机机翼优化设计[J];航空计算技术;2008年06期 |
17 |
王晓鹏;混合遗传算法及其在翼型气动多目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1年03期 |
18 |
周正贵;汪光文;;基于数值优化方法的离心压气机工作轮气动设计[J];航空学报;2006年01期 |
19 |
张亚锋;宋笔锋;张炜;;基于遗传算法的低雷诺数高升力翼型的优化设计[J];航空计算技术;2006年01期 |
20 |
宋立明;李军;丰镇平;罗常;;三维跨音速压气机叶栅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