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王旭亮  
【摘要】: 疲劳破坏是机械构件失效的主要形式。随着现代机械向高温、高速和大型化方向发展,许多构件在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运行,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疲劳破坏事故更是层出不穷。因此,深入研究机械构件的疲劳破坏机理和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在目前已有的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和常规可靠性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概率论、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系统研究了三种不确定性方法在疲劳寿命预测及疲劳可靠性设计上的应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分析了疲劳寿命预测中存在的大量模糊现象,探讨了“精确性”与“模糊性”的对立和统一以及“随机性”与“模糊性”这两种不确定性的区别和联系。针对工程中不同情况下构件的疲劳寿命预测,首次提出了“应力模糊带”的概念及其两种扩展方式,系统阐述了应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将疲劳寿命预测中的模糊性进行定量描述的方法。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此方法较忽略模糊性的传统方法更加准确、合理。 针对传统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无法考虑载荷加载顺序对构件疲劳寿命影响的缺陷,研究了不同载荷顺序下疲劳损伤存在的模糊性,提出了“疲劳损伤门槛值”和“疲劳极限扩展值”的概念,并首次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不同载荷顺序下的疲劳损伤“模糊区域”进行了定量描述。为进一步考察载荷加载顺序对构件疲劳寿命的影响,以材料为6005AT6铝合金的某紧固孔模拟件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疲劳试验,应用试验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载荷顺序对疲劳寿命的影响,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合理。另外,通过具体算例系统分析了选择不同的隶属函数及函数参数对疲劳寿命预测误差的影响,总结了隶属函数选取与函数参数设定的规律,得出了若干有意义的结论,可以有效指导工程实践。 阐述了结构元件的无限寿命疲劳可靠性设计和有限寿命疲劳可靠性设计,针对多级载荷作用下元件的有限寿命疲劳可靠性设计这一焦点问题,在已有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从疲劳破坏的客观规律出发,提出了基于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累积损伤-临界寿命”动态干涉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试验数据证明了模型分析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推导了相应的可靠度计算公式,为模糊疲劳可靠性设计奠定了基础。 分析了应力和强度的模糊性及处理方法,系统阐述了结构元件的无限寿命模糊可靠性设计和有限寿命模糊可靠性设计。在有限寿命模糊可靠性设计中,基于本文提出的“累积损伤-临界寿命”动态干涉模型,把疲劳破坏条件视为一模糊事件,认为元件从安全状态到失效状态不是以突变形式完成的,而是存在一个渐进过渡阶段,首次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常规疲劳可靠性设计所无法处理的模型性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定量描述,并推导了相应的可靠度计算公式。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此方法的预测结果更加符合试验数据,同时也说明了此方法在工程上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针对疲劳现象的复杂性,研究了灰色系统理论在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将疲劳现象视为存在于一个灰色系统中,提出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建立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构件疲劳寿命的新方法,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工程实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龙双丽;聂宏;王旭亮;;灰色模型在不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中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09期
2 刘广吉,郭淑文;灰色聚类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1988年12期
3 张怀珍;范建容;郭芬芬;刘飞;;中国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比较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4期
4 张延化;王优强;卞荣;;灰色GM(1,1)模型在齿轮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J];机械传动;2009年03期
5 闫仙丽;李青宁;高昌;;基于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的路面综合性能预测[J];四川建筑;2010年06期
6 徐新跃;陈显新;;基于经验的桩基承载力灰色系统分析与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1期
7 高朋;冯俊文;;基于灰色关键链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及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03期
8 姜建勋;鄢晓忠;孙国超;陈琪华;;灰色系统在电站锅炉燃煤结渣特性中的应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申笑颜;朱红宁;;基于灰色系统的机械设备运行的评价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年07期
10 卢光辉;;某深基坑水平位移灰色预测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2期
11 王亚兵;;灰色理论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案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28期
12 王澎;;基于熵权法的灰色广义模糊神经网络的机动车保有量预测模型[J];当代汽车;2010年05期
13 葛少云,闫大威,董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城市电网电缆化改造[J];现代电力;2005年03期
14 潘正伟;李昆;;“熵”值在企业风险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5 王居凤;;具有饱和执行器多重滞后系统的鲁棒控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6 师勇;万小朋;李爱军;吕阳;;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J];飞行力学;2005年04期
17 姜翀;徐兆棣;徐启程;;基于LMI的不确定组合大系统的分散鲁棒H_∞控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8 石桂峰;欧阳令南;彭娟;;不确定条件下企业债务的战略效应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9 陈学敏;张国山;;时滞非线性系统的模糊保性能控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0 陈学敏;张国山;;具有输入与状态时滞的非线性系统的模糊保性能控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波;杨志华;陈宗海;;超声波传感器信息的灰色柱状图描述模型[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朱赤晖;李念平;;室内空气品质的不确定性及其灰色系统分析方法[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3 李翀;;基于不确定性的企业转型战略定位的灰冲突分析模型[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恩东;井元伟;张嗣瀛;;不确定非线性组合系统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鲁棒控制[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孙蓓云;周辉;陈向跃;毛从光;;用Bootstrap方法求取电磁脉冲损伤函数[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美玉;刘玉忠;;具有执行器饱和的不确定时滞切换系统的反馈镇定[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7 俞新尧;陈宗基;;鲁棒自适应控制系统[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黄德才;赵克勤;钱能;;描述和处理系统不确定量的一种新方法[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洪奕光;秦化淑;;力学系统的鲁棒控制[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费敏锐;郎文鹏;陈伯时;;工业炉窑用智能控制方法进展[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亮;不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朱顺鹏;高温复杂结构的混合概率故障物理建模与疲劳寿命预测[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田俊峰;不确定性条件下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张营;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玥;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云模型的反精确洪水灾害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蒋国萍;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陈作贤;最小相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输出调节[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余建桥;基于云理论与数据场的空间孤立点挖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唐攀科;成像光谱相似矿物识别及其矿物填图的不确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晓芸;民用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分析与评价[D];东华大学;2005年
2 吴晶林;不确定条件下的供应链网设计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元磊;法律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韩昕彤;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绩效的战略期权价值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鞠花;论英国维多利亚小说中劳工阶级人物道德观的不确定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杜石磊;考虑徐变效应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可靠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远勤;基于LMI和MRD的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8 王珂;生产环境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调度优化[D];山东大学;2005年
9 秦合舫;传统思维对中国企业领导进行不确定性决策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5年
10 骆沙;不确定条件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思路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夏斌;密切关注不确定性 相机抉择从紧政策[N];金融时报;2007年
2 霍侃;七项政策应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N];商务时报;2008年
3 吕航;英国货币政策给英镑带来不确定性[N];金融时报;2005年
4 金吾伦;复杂性思维的特征[N];学习时报;2005年
5 崔吕萍;宝硕大股东祭出清欠预案[N];北京商报;2006年
6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牛犁;次贷危机增加国际油市不确定性[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7 林喆;医药行业一季度景气度“回暖”[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魏曙光;A50指数期货上市首日遇冷[N];证券时报;2006年
9 上海证券研发中心 郭燕玲;收官之战机会向两大预期集中[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国都证券 张翔;继续反弹空间有限[N];中国证券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