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像仪自动调焦和图像采集技术的研究
【摘要】:自动调焦技术是图像采集系统中保证图像清晰度的重要技术,最早应用于摄像设备。国内外对自动调焦技术都有很广泛的研究。从早期的测距法、相位法和对比度法,到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调焦方式,自动调焦技术越来越趋于数字化和智能化。
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夜视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本实验室长期从事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研究。在红外热成像系统中,由于手动调焦操作流程复杂、主观性强、对操作者要求较高和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造成调焦得到的图像不稳定且不清晰,并且手动调焦耗时较长,不能适应现代成像系统自动化的要求。因此,实现红外热成像系统的自动调焦功能变得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
本文致力于自动调焦和图像采集功能的研究,帮助红外热像仪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清晰的图像。文中主要介绍红外热像仪自动调焦和图像采集技术的基本理论、现状和发展;对各种常用的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基于灰度分割的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对自动调焦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且设计了适合本文系统的调焦窗口选择方法和电机搜索策略;完成以FPGA为核心的自动调焦和图像采集解决方案;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本文提出的基于灰度分割的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具有灵敏度高、实时性好等优点,在红外热像仪自动调焦系统的硬件平台上实现,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
|
|
|
1 |
杨斯涵;;基于边缘特征的单帧图像清晰度判定[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30期 |
2 |
王学影,张洪涛;基于图像处理的CCD摄像机自动调焦方法研究[J];计量技术;2005年08期 |
3 |
倪军;袁家虎;吴钦章;;基于边缘特征的光学图像清晰度判定[J];中国激光;2009年01期 |
4 |
吴小翠;郭斯羽;易国;;基于边界梯度的自动调焦评价函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年03期 |
5 |
王彭;杨永跃;李其德;;基于半导体光刻技术的自动调焦[J];现代显示;2008年05期 |
6 |
孟永宏,靳刚;倾斜镜面成像的自动调焦方法[J];光电工程;2004年12期 |
7 |
杨再华,李玉和,李庆祥,郭阳宽;微操纵系统自动调焦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年01期 |
8 |
刘海萍;苏世彬;;基于局部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系统设计[J];科技风;2009年09期 |
9 |
;自动调焦[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1977年02期 |
10 |
杜晓菡,曾庆宁;虹膜识别中图像采集的研究[J];电视技术;2004年12期 |
11 |
贾晓飞;李宜斌;陈德智;许家新;;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的快速自动调焦算法设计[J];激光与红外;2009年06期 |
12 |
孙国强;白绳武;;基于FPGA的图像调焦系统研究[J];电子科技;2010年07期 |
13 |
童凯,任锐,李志全;三维形貌测量中自动调焦系统的设计[J];光电工程;2004年03期 |
14 |
刘力双;孙双花;吕乃光;;视觉系统中调焦函数的选择方法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15 |
郑晟;李昀姗;方万利;吴诚;;红外成像区域法自动调焦聚焦区域的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1年07期 |
16 |
铁生;;自动调焦的变焦距物镜 无穷远处的垂直目标 象平面跟目标共轭[J];光电工程;1975年02期 |
17 |
李以贵,许世文,韩峻峰;高空侦察相机的单片机自动调焦系统[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96年02期 |
18 |
胡涛;陈世哲;刘国栋;浦昭邦;;显微视觉系统中自动调焦评价函数的选取[J];半导体光电;2006年02期 |
19 |
姚源;谭广通;李长春;;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的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
20 |
陈国良;黄心汉;王敏;刘明尧;;基于图像分析的显微视觉自动调焦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