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形龙门并联机床总体技术研究
【摘要】:对于由3-(2SPS)并联机构、附加冗余驱动、C型龙门架构建而成的新概念并联机床,本文就相关构型优化、尺度综合、性能评价等总体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在满足概念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将并联机床支座不同位置的布置以及安装冗余驱动滑块得出多种构型的并联机床,对这些机床加以深入研究。
首先建立这种3-(2SPS)并联机构的模型,根据其机械结构尺寸得到位置正反解,进而推出机床的雅克比矩阵,依据雅克比矩阵行列式值是否为零判断出机床的奇异位置,并提出利用冗余驱动以及支座偏置解决机床奇异的几种方案。
然后根据并联机床工作空间的约束条件,搜索到机床工作空间各截面上的边界点,最终得出机床工作空间的形状,并比较不同构型下机床的工作空间。
接着考虑到机床受到外力以及外力矩对机床动平台参考点的影响,机床动平台参考点会有微小摆动,所以建立机床六阶雅克比矩阵,进而推出机床的刚度矩阵,给出机床刚度指标,并在此基础之上仿真出机床在各截面上的刚度分布规律,并与冗余机床刚度的分布规律进行比较。
所取得研究成果对于该机床结构设计、动参数匹配具有指导意义,最终获得机床结构的最优布局。
|
|
|
|
1 |
胡晓平,李兵,赵万生;基于3-PRS-PP的并联机床工作空间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5年05期 |
2 |
王哲,王知行,刘文涛;并联机床工作空间和工件位置计算[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3 |
王希民,胡明,蔡光起;3-PTT型水平滑块式三杆并联机床运动学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3年03期 |
4 |
刘伟,房海蓉,郭盛;一种三自由度并联机床的工作空间分析[J];机械;2005年04期 |
5 |
汪劲松,黄田;并联机床——机床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10期 |
6 |
钟诗胜,杨晓钧,王知行;七轴并联机床加工汽轮机叶片技术及其工作空间干涉检查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5年06期 |
7 |
孟祥志,赵静宜,蔡光起;3-TPS(RRR)型并联机床的工作空间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年10期 |
8 |
魏永庚;石勇;赵坤;;扩大并联机床工作空间方法的研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6年04期 |
9 |
张顺心,范顺成,肖汾阳,许晓云,张建军;并联机床主运动机构工作空间分析[J];机械设计;2003年03期 |
10 |
魏永庚;石勇;赵坤;;扩大并联机床工作空间方法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6年09期 |
11 |
李长河;盛卫卫;蔡光起;;并联机床发展现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7年11期 |
12 |
盛忠起,姚群,蔡光起;并联机床研究[J];机械;2002年03期 |
13 |
冯民生,崔凤奎;并联机床——新一代数控机床[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5年02期 |
14 |
黄文生;;求解并联机床工作空间的算法分析和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年12期 |
15 |
郭建烨;赵亮;蔡光起;;一种并联机床约束机构参数对工作空间的影响分析[J];机械与电子;2008年05期 |
16 |
朱春霞;朱立达;杨斌久;刘永贤;;并联机床工作空间求解方法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17 |
卓桂荣,王知行,刘文涛;并联机床工件自动定位[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年04期 |
18 |
余海宁,王天成,王维模;并联机床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J];现代机械;2004年03期 |
19 |
徐红丽;王霄;蔡兰;;新型激光切割并联机床的工作空间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12期 |
20 |
郭建烨;刘永贤;赵亮;蔡光起;;3-UPS并联机床驱动杆结构参数对工作空间的影响分析[J];机械制造;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