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回转体流场三维结构特征及其电磁力控制效应的研究

刘会星  
【摘要】:导电流体中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力可以改变流体边界层的结构,是用于流体流动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根据研究工作所采用的控制方法的不同,电磁流动控制(Electromagnetic Flow Control, EMFC)研究分为磁流体力学(Magnetic Hydrodynamics, MHD)和电磁流体力学(Electromagnetic Hydrodynamics, EMHD)问题。采用电磁力来控制具有一定电导率的流体的流动,尤其是弱导电流体(如海水、弱电解质溶液等)的流场结构,是通过对流体边界层结构的重构与调整以实现控制,其控制作用体现为非线性控制的综合效果,属于典型的EMHD方面的研究问题。这种流动控制技术可减小航行器的阻力、增强或抑制旋涡,对于增加航行器的推进效率、增加可操纵性和机动性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非线性科学(如非线性优化控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对湍流机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如流体混合层、近壁剪切湍流的拟序结构,湍流标度率的认识等),电磁场对弱导电流体流动控制研究的课题已经成为近年来流体力学和电磁流体力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形成了电磁湍流控制(Electromagnetic Turbulence Control, EMTC)的研究热点。 本文采用层次结构网格下的有限体积法求解带电磁力源项的Navier-Stokes方程,对圆柱绕流、圆球绕流和潜艇及其附体流场的三维结构特征及其电磁力控制效应的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圆柱绕流在卡门涡街脱落过程中,随着雷诺数增大,展向的卡门涡逐渐失去稳定性,两种典型的三维不稳定性模式为模式A和模式B。研究结果表明,模式A流场不稳定性的展向波长约为3.3至5倍圆柱直径,模式B流场不稳定性的展向波长约为0.83倍圆柱直径。在圆柱绕流边界层区域内施加电磁力后,卡门涡的脱落得到有效抑制,圆柱后滞点附近的压力得到提升,阻力减小且升力的波动被抑制。 (2)与圆柱绕流的分离泡失去对称性变为非定常流动不同,圆球绕流在三维转捩过程中,尾迹从涡环变为双线涡,双线涡失稳后变为发夹涡脱落。在圆球绕流为非定常面对称流动过程中,随着发夹涡的脱落升阻力具有相同的变化频率和相位角。随着雷诺数继续增大至400左右,涡结构和受力曲线均呈现准周期性变化。通过在圆球边界层施加电磁力后,抑制了发夹涡的形成和脱落,缩小了圆球后滞点周围的最小压力区域,圆球在流向和垂直于流向方向的受力波动被抑制。 (3)针对具有复杂附体结构的潜艇模型,分析了由于附体的扰动对潜艇主体流场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雷诺数和航行姿态下潜艇主体及其附体流场的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利用电磁力对潜艇附体的局部流场进行控制,改善了潜艇的整体流场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潜艇及其附体流场中,随着雷诺数量级的增大,围壳后尾涡的脱落对流场的扰动作用越来越大。在其他参数相同且航行姿态不同时,偏航时的流场较直航时稳定,下俯时的流场较上仰时的流场稳定。通过在围壳边界层施加电磁力控制后,围壳后的尾涡被抑制为稳定的线状涡。对于带尾舵和鳍翼的潜艇流场,电磁力也可以有效抑制翼型后尾涡的脱落,具有较好的减阻控制效果。 通过对圆柱、圆球和潜艇等典型回转体的流场三维结构特征及其电磁力的控制效应的系统研究,得到了回转体绕流流场的结构特征及其电磁力控制参数。研究结果对减少航行器的阻力、抑制旋涡脱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于提升航行器的推进效率、减少燃料消耗、稳定性和机动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菲;刘宗凯;周本谋;李俊伟;;电磁力对潜艇绕流流场局部扰动优化效果[J];水下无人系统学报;2019年01期
2 何汉保,张有庆,夏飞;潜艇艉部伴流场、螺旋桨激振力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1997年05期
3 李森远;;电磁力控制圆柱体绕流研究进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年05期
4 刘明静;马运义;吴军;;潜艇艏舵绕流场的数值模拟[J];中国舰船研究;2010年05期
5 尤国钊;膛口流场数值计算的发展概况和展望[J];弹道学报;1993年02期
6 张楠;沈泓萃;姚惠之;;用雷诺应力模型预报不同雷诺数下的潜艇绕流[J];船舶力学;2009年05期
7 ;更正[J];含能材料;2018年07期
8 ;东西方高速流场会议[J];航空科学技术;2005年05期
9 张军;;基于非线性分析的发动机热流场数值仿真方法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01期
10 纪延亮;周本谋;黄亚冬;;电磁力控制潜艇近水面兴波绕流流场的数值研究[J];船舶力学;2018年04期
11 赵峰,周连第;潜艇含指挥台附体区域周围粘性流场的多块耦合计算[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6年04期
12 杨孝松;盖文;江涛;;某扑翼飞行器风洞流场控制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年11期
13 齐广平;几种常用人工集流场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00年02期
14 周浩,张守义;HVDC输电线路离子流场比例模型理论的推导与验证[J];高电压技术;1992年02期
15 吴方良;吴晓光;马运义;张志国;何汉保;;潜艇指挥台围壳对阻力和伴流场影响数值研究[J];海洋工程;2009年03期
16 杨少红;王安稳;彭彪;;带有消声瓦的潜艇耐压壳在流场中的阻尼振动和层间应力[J];船舶力学;2008年05期
17 李璗,赵卫国,王爱华,周春虎;多裂缝渗流场的边界元解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18 王志;陈九锡;;回转体空泡绕流现象的数值模拟[J];船舶力学;2006年04期
19 陈耀慧;赵朋龙;刘怡昕;栗保明;;翼型绕流电磁力控制效率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27期
20 陈红梅;都绍裘;;超大型集装箱船伴流场试验研究[J];船舶;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亚东;周本谋;刘会星;刘宗凯;纪延亮;;圆球绕流的电磁力控制数值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高压放电:从灾害防护到新技术应用[C];2013年
2 张楠;沈泓萃;姚惠之;马丽君;;潜艇绕流与雷诺数对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3 潘定一;邵雪明;邓见;;仿生拍动翼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4 宗昆;周海光;赵鹏程;;舰载直升程中流场机起降作业过环境优化研究[A];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C];2019年
5 陈耀慧;陈志华;范宝春;;翼型绕流电磁力控制优化[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刘宗凯;周本谋;刘会星;薄煜明;;圆柱绕流的三维电磁力控制特性研究[A];2018年水下无人系统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年
7 冷少华;李越峰;李峰;邱名友;陈世霖;;柜式空调导风结构对房间流场温度场的影响分析[A];2015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5年
8 叶友达;张涵信;袁先旭;庞勇;;带控制舵的机动飞行器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邓有奇;周乃春;郑鸣;吴晓军;张耀冰;;客/货运输机绕流流场混合网格数值计算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胡玲玲;曾实;王黎明;;旋转圆筒内部流场机理初步理论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册(同位素分离分卷)[C];2017年
11 黄胜;郑小龙;王超;白雪夫;;带螺旋桨的潜艇流场及流噪声的数值计算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F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C];2014年
12 史书真;田欣欣;陈国华;;摩擦纺渐缩管内旋转流场的数值模拟[A];第十七届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论文集[C];2014年
13 高殿荣;王益群;;管内局部障碍流场的有限元解法[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4 王志;陈九锡;;回转体轴对称空泡绕流现象的数值模拟[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5 单铁兵;黄胜;;基于多块结构化网格的全附体潜艇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A];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6 黄典贵;李孝伟;刘高联;;流场仿真的牛顿迭代有限元方法[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7 叶友达;张涵信;袁先旭;;考虑流态变化的再入飞行器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A];全国流体力学青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8 赵川;邸立强;刘东照;;从潜艇入级看船舶标准规范的军民融合式发展[A];标准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第十三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9 焦玉超;肖昌润;杜佩佩;;半潜潜艇概念设计[A];第九届武汉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6年
20 林凡彩;郝英泽;;重视潜艇损管训练做到防患于未然[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会星;回转体流场三维结构特征及其电磁力控制效应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2 邱辽原;潜艇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其阻力预报的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杨永鹏;潜艇水下悬停运动建模与操纵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戴余良;潜艇应急上浮操纵运动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京平;液压缸内动边界流场的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6 布克(Boukenkoul Mohammed Amin);翼型升力面流动控制及气动强化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7 洪方文;自由面附近运动物体流场的数值与试验研究[D];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2001年
8 陈耀慧;翼型绕流的电磁力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惠媛;潜艇舵机系统流固耦合与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10 于文英;二次回转体激光多普勒距离成像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1 高莲莲;兆瓦级双屏蔽感应电动机屏蔽套电磁与热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12 郭则庆;膛口流场动力学机理数值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3 李强;冬季青藏高原南支绕流对中国降水的影响及其变化机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14 张莉;扰动剪切流场的体外模拟及其对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内皮下沉积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5 常见虎;燃气舵气—固两相绕流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6 宓铁良;自适应网格细化算法模拟地震波传播[D];清华大学;2010年
17 刘珍;吻切流场乘波气动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
18 朱怡;潜艇航行训练模拟器模型简化与参数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9 王千里;基于自适应网格的稀疏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
20 张向洪;高超声速流场电磁干扰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菲;带桨潜艇和类潜艇的绕流流场结构特征与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9年
2 郑鑫;膛口流场及其对弹丸运动影响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必文;不同装置方法下井间拟流场测漏效果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许川;熔喷非织造喷射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D];苏州大学;2012年
5 韩怡昉;静止流场环境中微尺度物体的输运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张丛丽;横管绕流及其冲刷规律的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关梦园;基于聚类的流场简化[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鹿世化;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赵占领;基于专家系统的潜艇自主抗沉技术研究与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张晶;潜艇运动建模及简化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1 徐思博;回转体高速入水瞬态流固耦合载荷与弹道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12 何超杰;回转体并联入水过程流场及运动特性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13 王晓誉;小型回转体垂直旋转入水过程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14 杨召;核电大型回转体工件90/180度翻转机构型综合与关键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9年
15 张朋勇;超声流量计非理想流场适应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6 孙少阳;潜艇逃生舱运动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17 郑剑;海战游戏中潜艇机动三维动画实现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8 潘杰;潜艇非耐压结构抗爆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19 常赛;潜艇近水面航行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0 段延峰;微型观光潜艇壳体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姜春艳;东西方高速流场会议在京举行[N];中国航空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握文 通讯员 宁凡明;神奇的流场可视化技术[N];解放军报;2020年
3 特约记者 王学立;差异化渗流场唤醒“双特高”[N];中国石油报;2020年
4 通讯员 焦丽芳 记者 沈谦;中国西电21个直流场设备通过国家级鉴定[N];陕西日报;2010年
5 原鸣;海上的移动医生——潜艇救援舰[N];中国科学报;2014年
6 杨忠洁;潜艇风波不断,美澳法各怀心思[N];中国国防报;2021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张一帆;台湾自造潜艇是个“拼装货”[N];环球时报;2021年
8 刘璐 张哲 记者 张强;潜艇新型脱险装具研制成功 自救脱险能力达世界先进水平[N];科技日报;2021年
9 本报记者 郭媛丹;印尼潜艇失联,紧急向邻国求援[N];环球时报;2021年
10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胡文利;印尼沉没潜艇打捞为何是个棘手问题[N];中国青年报;2021年
11 本报特约记者 李强;印尼潜艇事故再次凸显搜救之难[N];环球时报;2021年
12 本报特约记者 张一帆;俄顶级潜艇设计局被黑扯上中国[N];环球时报;2021年
13 陈浩天 本报记者 钱晓虎;潜艇安全的“定盘星”[N];解放军报;2021年
14 ;关键零件没敲定,台自制潜艇硬要开工[N];环球时报;2020年
15 实习记者 于紫月;这套系统实现了潜艇“跨界”通信[N];科技日报;2018年
16 本报记者 郭媛丹;中国无人潜艇2020年成军?[N];环球时报;2018年
17 本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美印日出动精锐演练“猎杀潜艇”[N];环球时报;2018年
18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郭伟民;中国抗议日本潜艇南海演习[N];环球时报;2018年
19 ;外交部:反对美企等参与台“潜艇国造”[N];环球时报;2019年
20 本报特约记者 张杰;美日超级“潜艇竞赛”针对谁[N];环球时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