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过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摘要】:当今,现代工业过程系统由于其强耦合性,当一个部件出现了故障,会引起链式反应,甚至导致灾难性事故。所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而故障诊断技术为其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基于信号处理的多元统计分析故障诊断方法是故障诊断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论文以多元统计分析为理论基础,研究了主元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 A)及其在非线性方面的改进、重构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重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用于TE过程和四容水箱过程系统进行故障仿真。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阐述了基于主元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综合SPE统计量和Hotelling T2统计量,本文给出了一种综合统计量。通过将小波去噪引入主元分析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CA方法,从而提高故障的检出率。
(2)传统的主元分析方法不能对非线性过程系统实现有效的故障诊断,因此,针对非线性系统,研究了核主元分析法(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并以核函数的偏导数为基础,研究了一种基于贡献图的KPCA故障辨识方法。通过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KPCA方法的有效性及优势。
(3)研究了基于SPE统计量的故障辨识方法和基于Hotelling T2统计量的故障辨识方法。并利用两个子空间的故障可分离幅值构造的一种相对故障分离能力指标,实现对这两种故障辨识方法的故障分离能力的比较。综合前面两种方法,研究了一种基于综合重构的故障辨识方法,并定义了一种基于综合重构的故障辨识指标,从而提高故障辨识的准确率。同时,提出了一种奇异值分解方法,以提取两个子空间的故障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去噪与故障重构的故障辨识方法,并定义了两种相对故障分离能力指标,以实现滤波前后故障分离能力的比较。通过比较TE过程的故障辨识仿真结果,验证了将小波去噪引入重构方法中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4)利用MATLAB/Simulink构建了一个四容水箱过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采集了正常过程数据及故障数据,使用本文的理论方法对其进行故障诊断仿真,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
|
|
1 |
杨奕若,王煦法;利用主元分析与神经网络进行人脸识别[J];电子技术应用;1998年03期 |
2 |
杨帆;唐朝晖;桂卫华;;PCA过程监测方法在密闭鼓风炉铅锌熔炼中的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年09期 |
3 |
任勋益;王汝传;谢永娟;;基于支持向量机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比较[J];计算机科学;2008年10期 |
4 |
张燕昆,杜平,刘重庆;基于主元分析与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5 |
郭金玉,赵立杰,王纲;多尺度主元分析方法在数据校正中的应用[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6 |
郭金玉;何戡;;基于数据差异的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7 |
唐朝晖;桂卫华;吴敏;杨帆;王海清;;密闭鼓风炉铅锌熔炼的统计过程监测系统设计[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02期 |
8 |
任勋益;王汝传;孔强;;基于主元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异常检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7期 |
9 |
吕宁;刘少波;于晓洋;;一种复合KPCA故障诊断模型[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10 |
高西奇,周洪祥,何振亚;基于小波变换的主元分析人脸图象识别[J];东南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1 |
李尔国,俞金寿;PCA在过程故障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12 |
刘青山,卢汉清,马颂德;综述人脸识别中的子空间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3年06期 |
13 |
胡春海,吴希军,邹晓红;时滞数据动态过程传感器故障诊断的改进方法[J];测试技术学报;2005年01期 |
14 |
肖应旺,徐保国;改进PCA在发酵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控制与决策;2005年05期 |
15 |
刘丽敏;潘立登;;小波神经网络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7年04期 |
16 |
周游;李元;杜志强;;一种指数加权主元分析算法的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7 |
田永花;于佐军;;基于改进的PCA-LS-SVM的软测量技术及应用[J];控制工程;2007年S1期 |
18 |
耿欣;;多尺度主元分析方法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1期 |
19 |
郭小萍,臧春华;基于神经元网络的改进软测量技术[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20 |
王海清,宋执环,李平;主元分析方法的故障可检测性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