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信空炸炸点精确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时间引信的精度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弹丸初速是决定弹丸飞行特性的主要参数。由于每发弹的发射药、发射环境等的不同,造成弹丸实际初速与表定初速之间存在偏差,这个偏差导致弹丸实际炸点偏离由表定值计算得到的理论炸点。若要提高引信的空炸精度,必须解决初速的实时测量问题。
对于时间引信,为了减小初速误差的影响,通常采取实时测量初速的措施,以每发弹的实际初速来修正引信装定的作用时间,提高时间引信的精度。传统的弹丸实际初速测速方法有多种,但都是在平台或炮口测量弹丸初速并作时间修正的。此方法的实现需在平台或炮口上装备测速装置,会影响火炮战场使用的生命力和射击精度,故有必要研究一种新型的更有效的测速方法。
本文着重研究了一种利用计转数方法的弹载测速及时间修正技术,该技术可在弹上实时测量弹丸初速,无须在炮口加装任何装置,免去了复杂的测速结构。此技术可应用于电子时间引信的炸点精确控制和检测旋转弹丸的运动姿态、射程修正等,可在不改变现有装备火炮的情况下,进而提高现装备高炮的精确打击,以适应现代信息化战争对高炮提出的技术要求。
论文系统叙述了影响弹丸炸点的诸因素和带来的射距误差,得出了弹丸炮口初速是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围绕弹丸初速测量,提出了弹载测速及时间修正原理,提出了实现弹载测速的关键器件选择,并相应作了验证试验。建立了基于巨磁(GMR)传感器的数学模型,论证了应用巨磁(GMR)传感器的可行性。在研究计转数测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体制时间引信,即自修正电子时间引信,论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及实现的技术途径,同时仿真研究了此种引信的作用精度。
|
|
|
|
1 |
茅金丽;;美研制XM762型电子时间引信[J];现代兵器;1981年12期 |
2 |
王军波,文健;火箭子母弹电子时间引信电路设计[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3 |
吴金娇,陈荷娟,赖百坛;小口径计转数定距引信的转数工程算法[J];四川兵工学报;2005年01期 |
4 |
关祥云;我国第一代电子时间引信通过国家级鉴定[J];探测与控制学报;1989年01期 |
5 |
王利,赖百坛;弹丸计转数起爆控制方法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1年04期 |
6 |
王利,黄晓毛,陈荷娟,赖百坛;引信计转数传感器检测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02年03期 |
7 |
程顺,刘飘楚,崔占忠;适合电子时间引信用新型电源[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4年02期 |
8 |
张卫;刘立;;从ADPA弹药技术部引信分部1987年年会看引信发展动向[J];现代兵器;1987年10期 |
9 |
沈波,赖百坛;计转数定距引信炸点散布精度分析[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4年01期 |
10 |
沈波,黄晓毛,王志兴,陈荷娟,赖百坛;基于地磁原理的计转数传感器技术研究[J];兵工学报;2003年03期 |
11 |
袁玲玲;;哈里·戴蒙德研究所继续发展电子时间引信[J];现代兵器;1980年01期 |
12 |
陈砚桥,齐杏林,刘尚合;电子时间引信的静电放电损伤及加固研究[J];探测与控制学报;1999年02期 |
13 |
曹成茂,丁立波;基于计转数定距的小口径炮空炸引信设计研究[J];弹道学报;2004年04期 |
14 |
;中国兵工学会第十五届引信学术年会《论文集》总目次[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7年06期 |
15 |
李朝晖,张河,江小华;基于磁通门技术的空炸引信计转数系统研究[J];弹道学报;2003年02期 |
16 |
;《制导与引信》2009年总目次[J];制导与引信;2009年04期 |
17 |
田锡尊;通用电子时间引信及其装定器的研究[J];探测与控制学报;1983年03期 |
18 |
何振才,黄勇,沈波,赖百坛;电子计转数引信设计探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19 |
武杰,潘宏侠;扩频通信技术在引信时间装定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02期 |
20 |
王康谊;黄江;李世中;;电子时间引信在小口径弹药中应用的关键技术[J];四川兵工学报;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