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水下通信的水下群爆技术

余山山  
【摘要】: 由于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海上战争的突发性和快速性,为了实现从海上向岸边目标突入的目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紧急开辟登陆通道,确保己方部队迅速出击和运动而不被敌方水雷和障碍所封锁。目前各国正在研究灭雷和破障的方法。本论文就是以水下群爆技术中的热点——“基于水下通信的水下群爆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尤其对轨道砦的爆破技术中的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首先从浅海的水下通信理论出发——接收信号的同步输出理论。分别对水下通信技术、浅海信道技术、和水下爆炸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在理论基础的支撑下,紧接着对火箭弹的信号接收系统进行研究。从难点出发,着手于理论分析、模块设计、试验验证和结果分析的研究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作进,王昌明,朱蕴璞,焦君圣;水声多径时延的自适应参数估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黄红飞;自治式水下航行体的通信[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1994年01期
3 邹传云,敖发良,黄香馥;水下激光通信中分集多路信号的自适应增强[J];电讯技术;1999年04期
4 王峰,赵俊渭,李洪升,郭业才;基于倒三谱初始化的Bussgang类盲均衡算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7期
5 黄红飞;信道特性对水下声通信的影响[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1994年03期
6 陈亮;一种无输出变压器的水声信号发射机[J];舰船电子工程;2005年03期
7 周鹏,贺智轶;水下管道环境中的无线数据通信的天线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8 张建伟;谢慧;周经国;;超长波磁场接收天线磁致伸缩噪声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吴国梁;使用DPSK调制以10千波特作业的一种水声遥测线路[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1995年02期
10 王峰,赵俊渭,李洪升,张晓凤;一种适用于水声信道盲均衡算法及仿真[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1 孙丽君,孙超;一种适用于浅海信道的盲均衡算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2 朱广平;孙辉;陈文剑;张明辉;;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水下目标回波提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3 王永刚;郑翠娥;孙大军;;基于导频的OFDM水下通信信道估计[J];应用科技;2009年01期
14 宗思光;王江安;;空中对水下平台激光声通信技术的探讨[J];电光与控制;2009年10期
15 尚尔昌;随机浅海信道中信号场横向相干理论[J];声学学报(中文版);1979年01期
16 刘云涛,杨莘元;内嵌数字锁相环的自适应空时联合均衡器在水下高速数字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7 綦辉;蔡云祥;宋裕农;;基于UUV支持的水下协同作战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03期
18 曹晓东;;海平面下的刀光剑影(上) 战斗蛙人[J];兵器知识;2009年10期
19 詹艳艳;;基于OFDM技术的水下通信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0 王峰,赵俊渭,李洪升;水声信道常数模盲均衡算法[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蕾;;德国用于友方潜艇识别的数字水下通信协议[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11年海战场电子信息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明臣;杨长青;孟桥;;水下通信网的MAC协议及TDCDMA技术的Opnet仿真[A];2004年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陆铭慧;汪承灏;张碧星;;时间反转法应用于水下通信中BPSK信号解扩处理[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杨长清;孟桥;陆佶人;;水声通信网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5 石乔;;水下通信盲均衡算法比较与仿真[A];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瑜;包战;焦永革;夏靖波;;能源节省路由算法在水声通信网中的应用[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翔;黄建国;王艳;王留全;;一种个人语音水声通信系统的方案研究[A];水下声系统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孙静;黄建国;王百合;;OFDM中程水下通信系统设计[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张量;段明浩;汤俊雄;;铷主动式法拉第反常色散滤光器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10 陈励军;张俊;安良;高翔;张学峰;;浅海信道单水听器多径被动定位[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云涛;相位相干高速水下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孟宪松;多水下机器人系统合作与协调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杨光;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朱彤;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水声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高成志;浅海环境下的水声信道辨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山山;基于水下通信的水下群爆技术[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王慧;超声波水下通信编码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赵龙;LDPC码在水下通信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车斌;水下无线通信组网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孙春媛;水下短距离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李枫;一种FSK水下声通信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王永刚;OFDM水下通信信道估计与同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刘俊峰;基于OFDM技术的水声通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曲东;水下通信网转发器软硬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毛岱山;浅海声信道文本、图象通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奕璇;潜艇水下通信“直来直去”[N];大众科技报;2002年
2 石海东;潜艇水下通信:完美方案不少,实现起来很难[N];中国国防报;2010年
3 魏岳江;探寻潜艇逃生术[N];中国海洋报;2003年
4 田 苗;开展对俄合作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N];中国信息报;2003年
5 ;解放军量子通信世界第一[N];世界报;2010年
6 ;潜艇相撞,可能祸起关闭“主动声呐”[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李明启;探测海底有了超宽频剖面仪[N];科技日报;2004年
8 孙新华 许辉;激光通信:引领“光时代”[N];解放军报;2005年
9 高耀寿 韩新旭;潜艇相撞 催生声呐技术创新[N];北京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罗沙 余晓洁;总设计师揭秘中国“蛟龙”[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