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研究
【摘要】:
自适应逆控制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自适应控制的问题,为控制系统设计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颖的途径。自适应滤波技术是自适应逆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基础,现代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的研究和实现创造了条件。探索和设计合适的动态神经网络结构和算法,构建更加丰富的系统结构等已成为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研究的重点,尤其对动态神经网络的研究为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研究和实现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本文研究了动态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算法,及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在分析研究生物神经元及人工神经元模型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人工神经元模型(DAF神经元),它是一类自适应IIR突触时空神经元模型,它在简化动态神经元模型结构的同时提高了神经元的动态性能和自适应能力。基于DAF神经元模型可以构建一种新的动态神经网络(DAFNN),DAFNN是一种局部反馈动态神经网络,其总体结构仍为前馈神经网络结构。与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反馈神经网络相比,DAFNN的结构和算法都更加简单,而且具有可自适应调节的时间深度和时间分辨率。因此,DAFNN在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中更具应用优势。
二、通过对PSO算法结构、稳定性及收敛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以概率1全局收敛PSO算法,并进一步推广为神经网络离线学习算法。该算法通过加强对微粒群最优位置的局部搜索能力,提高了收敛的速度和精度;同时缩小了粒子群规模,提高了运行效率。与传统的BPTT算法相比,该算法无论是收敛速度、精度还是泛化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三、根据信号流图理论,设计并推导了一种神经网络的在线学习算法,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分析了算法的稳定性,提出了可以保证算法收敛的自适应学习速率。对于动态神经网络在线学习而言,该算法避免了传统梯度计算中复杂的链式求导过程,利用神经网络的信号流图及其线性的伴随流图,可以直接计算任何变量的梯度信息。并且,自适应的学习速率确保了动态神经网络稳定和算法的收敛。
四、结合两种现有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系统扰动消除结构,在自适应过程收敛后,该系统能迅速消除输出扰动,且不影响系统自适应过程。最后,提出了一种用于非线性对象控制的近似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系统,它利用一组线性自适应LMS滤波器构建系统辨识器、控制器及对象逆模型,从而简化了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结构和算法。
|
|
|
|
1 |
王艳芹;王凤嫔;;非线性系统的RBF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2 |
鲍晓红,贾英民;用神经网辨识非线性系统中的模型误差分析(Ⅱ)——随机系统中的噪声影响[J];控制与决策;1997年S1期 |
3 |
彭宇,蒋静坪;面向对象的神经网络程序设计及其在非线性动态系统辨识中的应用[J];科技通报;1999年03期 |
4 |
王海斌,黄显林,王永富,胡恒章;基于最佳小波基的的非线性系数辨识[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99年03期 |
5 |
黄自元,李力雄,费敏锐;模糊规则在线提取及其在非线性系统辨识中的应用[J];自动化仪表;2001年10期 |
6 |
刘百顺,任正斌;船舶运动仿真模型[J];计算机仿真;2001年05期 |
7 |
吴学礼,孟凡华,王永骥,李平,贾辉然,孟华;基于新型联想记忆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4期 |
8 |
张翠霞;刘齐宏;唐常杰;耿伟华;;基于GEP的非线性系统辨识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34期 |
9 |
李明;杨汉生;杨成梧;王永成;;一种改进的NARX回归神经网络[J];电气自动化;2006年04期 |
10 |
沈建国;郭裕顺;叶淑霞;;基于模糊逻辑的电路非线性动态特性模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11 |
于海波;马翠红;;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系统辨识及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31期 |
12 |
王晓丹;李善姬;;改进的小波分解LMS算法在非线性系统辨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年29期 |
13 |
袁晓磊;白焰;董玲;;基于遗传编程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控制工程;2009年01期 |
14 |
闫纪红,史小平,王宏伟,王子才;一种辨识非线性系统的新方法及其应用[J];应用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
15 |
于春梅;潘泉;程咏梅;张洪才;;基于核主元提取的支持向量机辨识[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01期 |
16 |
张颖,冯纯伯;应用Hammerstein模型辨识受相关噪声扰动的非线性系统[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5年06期 |
17 |
干思权,刘贺平,申祝江;一种改进型T-S模糊神经网络[J];控制工程;2005年05期 |
18 |
王军;彭宏;肖建;;尺度核支持向量回归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9期 |
19 |
于春梅;杨胜波;陈馨;张洪才;;SVM和基于PCA、PLS的SVM在非线性辨识中的比较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6期 |
20 |
员险锋;李志农;赵匡;林言丽;;基于广义频率响应函数的转子裂纹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矿山机械;2011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