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翼型绕流的电磁力控制

陈耀慧  
【摘要】: 翼型绕流的电磁力控制是通过电磁力改变翼型边界层流场结构来改善其动力特性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减少飞行体的阻力,提高升力,增强或抑制旋涡,抑制流体脱体,控制噪音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对于提升飞行器的推进效率、增加飞行范围和机动性、减少燃料消耗和提高飞行稳定性的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体动力学领域新兴的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电磁力作用下的翼型绕流进行了研究。在高稳定水槽中对翼型绕流的电磁力控制进行的实验研究,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对翼型绕流的流场以及电磁力控制后的流场进行了显示,而流场的改变导致翼型升力和阻力的变化则利用应变测试系统进行测试。数值模拟采用Roger发展的双时间步推进格式,求解拟压缩修正的不可压缩N-S方程,对流项采用三阶上迎风格式离散,粘性项采用二阶中心差分离散。数值模拟的流场采用示踪粒子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得本研究的实验流场与数值模拟的流场具有可比性。为了研究流场结构与翼型升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引进边界涡通量的概念来判定流场结构的变化,推导了边界涡通量和电磁力与升力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用来作为根据流场结构判断升力变化的判据。利用以上的研究方法对翼型绕流的电磁力控制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 1)翼型绕流的流场是周期性变化的,升力和阻力也随之周期性变化。 2)正向电磁力作用在翼型背风面上,可以增加壁面附近的流向动量,增强流体抵抗逆压梯度的能力,其作用类似于减少翼型攻角,可抑制流动分离,并使涡街得到有效抑制,减少阻力,提高升力。而反向电磁力相当于加大翼型攻角,减少壁面附近流体的流向动量,降低流体抵抗逆压梯度的能力,在翼型背风面形成典型的大攻角尾流涡街,导致升力下降和阻力的增加,同时加剧了升力的震荡。 3)电磁板被激活时,电磁力的力场于瞬间形成,但上翼面的流动分离并未立刻被抑制,存在一个初始响应过程,表现为分离点以一定的速度,从前缘逐渐向后缘的推移,直至分离完全抑制后,后缘涡才消失。 4)正向电磁力不大时,翼型绕流前缘的流动分离不能被有效的抑制,但后缘可被抑制。随着电磁力的增大,前后缘流动的分离都会被抑制。翼型的升力随电磁力的增大而增大,阻力随电磁力的增大而减小。 5)作用在翼型背风面前部的正向电磁力能很好的控制翼型绕流的流动分离,而作用在后部的正向电磁力未能很好的控制前缘的流动分离。电磁力作用在后部对升力的提升比作用在前部好,而覆盖在前部的减阻效果比作用在后部的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3条
1 潘文静;;翼型多种流动控制方式的仿真与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30期
2 陈耀慧;赵朋龙;刘怡昕;栗保明;;翼型绕流电磁力控制效率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27期
3 尹洪桥;陈耀慧;赵朋龙;;翼型绕流不同频率展向振荡电磁力减阻控制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年29期
4 刘鹏;周本谋;单伟;;电磁力控制翼型失速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5 张光林;尤云祥;胡天群;赵良明;王磊;周友明;陈虹;;临界区雷诺数下翼型流场电磁力控制的脱体涡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2年03期
6 王勋年;王万波;黄勇;张鑫;黄宗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翼型流动分离控制的实验研究(英文)[J];实验流体力学;2011年04期
7 侯粉;徐敏;陈志敏;;基于几何变形翼型的流动分离控制[J];工程力学;2009年05期
8 郝文星;李春;陈福东;余万;;翼型附加气动弹片流动控制研究[J];太阳能学报;2020年09期
9 傅翔;李高华;王福新;;俯仰振荡翼型流场的离散涡数值模拟[J];微型电脑应用;2018年01期
10 陈耀慧;范宝春;周本谋;陈志华;张辉;李鸿志;;翼型绕流的电磁力控制[J];力学学报;2008年01期
11 刘宝杰,杨晓宁,沈遐龄,高歌;翼型气动性能改进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9年01期
12 张旺龙;谭俊杰;陈志华;任登凤;;低雷诺数下翼型分离流动抽吸控制特性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5年01期
13 李亮;李孝伟;;扰动风作用下多段翼型流动的数值模拟及流动控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锤结;王亮;;用智能物面对非定常分离流进行最优自适应控制[A];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杨旭东;张顺磊;宋超;许建华;宋文萍;;应用协同射流技术的翼型增升减阻方法[A];2016海峡两岸流体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3 王秦阳;吴颂平;;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低雷诺数旋翼翼型改进[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6年
4 韩忠华;张科施;宋文萍;乔志德;;旋翼翼型主动流动控制的数值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王刚;叶正寅;陈迎春;;低速二维翼型定常、非定常分离流的数值模拟[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付鸿雁;朱自强;吁日新;刘航;;自适应翼型的计算和分析[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陈耀慧;陈志华;范宝春;;翼型绕流电磁力控制优化[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孙敏;朱清华;;改进的横流风扇翼型气动特性及参数分析[A];探索 创新 交流(第7集)——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下册)[C];2016年
9 单志辉;刘学军;吕宏强;;高斯过程回归在翼型气动性能快速评估中的应用[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吴卓;;冲压式翼伞翼型剖面气动特性数值模拟[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1 詹浩;朱浩鹏;华俊;;遗传算法在多段翼型优化设计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2 翟羽佳;刘沛清;屈秋林;孔垂欢;;地效范围内多段翼型缝道参数的优化设计[A];2018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C];2018年
13 祁华峰;;翼型地面效应动态特性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4 常彦鑫;刘沛清;秦绪国;;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段翼型优化设计[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5 闫国启;刘学军;吕宏强;;基于多输出高斯过程回归的飞机翼型快速设计[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五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5集)[C];2012年
16 刘会星;周本谋;刘宗凯;单伟;程峰;;翼型绕流的电磁力优化控制数值模拟[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五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7 王彪;刘健;肖志祥;;使用混合方法研究振荡翼型的动态失速[A];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18 翟羽佳;刘沛清;屈秋林;孔垂欢;;地效范围内多段翼型缝道参数的优化设计[A];2018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8年
19 王瑞;刘沛清;田云;;一种柔性机构实现后缘可变弯度翼型气动性能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20 邵晓海;刘星;;结冰翼型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4暨第三届钱令希计算力学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耀慧;翼型绕流的电磁力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星星;水平轴风力机专用翼型综合设计优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高莲莲;兆瓦级双屏蔽感应电动机屏蔽套电磁与热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4 李松林;基于翼型库的风力机叶片气动外形与结构一体化设计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布克(Boukenkoul Mohammed Amin);翼型升力面流动控制及气动强化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6 黄少球;声压及示踪粒子对超声多普勒流场测量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7 尹纪富;电磁力控制钝体绕流场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梅栋杰;槽道湍流的展向振荡电磁力减阻[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国付;仿鲸鱼鳍凹凸前缘翼型流动分离控制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10 宋娟娟;非光滑表面湍流减阻及流动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光林;翼型流场电磁力主动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陈海鹏;采用扰流片进行翼型表面流动控制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3 单伟;翼型绕流的电磁力优化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殷玲;电磁力控制翼型体绕流的数值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5 白井艳;水平轴风力机专用翼型族试验分析及优化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0年
6 刘鹏;翼型失速的电磁力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宏利;水平轴风力机专用翼型族的设计及其气动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9年
8 李少峰;基于粘性伴随方法的多段翼型优化设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谢园奇;不同翼型风电机组风轮叶片的气动设计与模拟实验[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10 陆超;翼型改型对超临界翼型气动性能影响的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11 陈晓东;基于遗传算法的翼型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12 宋巧玲;低速低雷诺数下层流转捩预测与流动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13 陈扬;水平轴风力机翼型外部流场的数值模拟与气动特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14 刘骁敏;中低雷诺数翼型流动特征及气动噪声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15 刘振萍;基于机器学习的翼型气动隐身综合优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16 谢坤;结冰翼型气动力特性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7 高博;可逆翼型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8 朱莉;基于神经网络的翼型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19 胡梦杰;风力机叶片翼型及涡流发生器气动形状组合优化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20年
20 薛丁云;风电叶片及翼型安装涡流发生器气动特性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科学家提出用电磁力测定物体准确质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 曹志鹏;未来高负荷风扇/压气机局部流动控制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2年
3 山西益通节能技术研究所 刘建平;采用电磁力压制合成石薄板的研究[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记者 柳祖林;大连市:新建住宅禁用铸铁长翼型暖气片[N];中国冶金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