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干涉测试技术与应用研究
【摘要】:
移相干涉术广泛应用于光学元件及系统的高精度检测,但由于需要在不同时间采集多幅移相干涉图,易受环境振动的干扰。主要研究了一种空间同步移相Fizeau型动态干涉仪,可在瞬间同时采集四幅移相干涉图,从而消除了振动对干涉测量的影响。
运用偏振光干涉原理建立了动态干涉术数理模型,搭建了Fizeau型动态干涉仪实验系统。提出采用电流调制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短相干光源的方法,利用光源的相干性,配合一套偏振延迟装置,匹配出一对偏振方向互相正交的参考光和测试光,通过二维正交光栅实现空间分光,采用透振方向依次相差45。的偏振片组构成移相器,并由一个CCD瞬间同时采集四幅依次90。相移的干涉图。按照移相干涉术原理,复原出待测波面。
研究了动态干涉仪空间移相器标定方法。利用巴比涅-所列尔补偿器标定了同步移相系统的实际移相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移相误差小于1。;研究了实验系统的动态测试性能。通过PZT在一定频率交变电压下的振动作为人工振源,测量了CCD在不同曝光时间下,干涉条纹可见度与被测镜面振动幅频积之间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幅频积100Hz.λ以下重复性优于1/60λ;实际测量了动态干涉场波面变化的三维分布;详细分析了动态干涉系统误差,指出偏振片组的方位角误差和干涉图的空间一致性匹配误差为实验系统的主要误差源。
为了消除平面干涉仪参考面误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两平晶的平面绝对检验方法,推导了两平晶法测量的原理,并实测了两块平晶三个面的绝对面形,结果与ZYGO传统三面互检法测量结果相比对,符合良好。将该方法和动态干涉系统相结合,测量了平行平板前后表面绝对面形及其折射率均匀性误差。并将该方法拓展应用于φ600mm大口径平面干涉仪参考面的标定。
|
|
|
|
1 |
徐晨;陈磊;;Fizeau型偏振移相干涉仪的实验研究[J];光学技术;2009年06期 |
2 |
阚珊珊,黄煜,王淑荣;高精度检测球面面形的方法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02期 |
3 |
李红斌,刘延冰,张卫军;光学电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电工技术杂志;1997年01期 |
4 |
刘利生;刘元;;空间动态目标间相对距离解算方法的改进[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年06期 |
5 |
陆鹏;张熹;龚礼东;吴君毅;夏远富;;半导体固体绿激光在柴油机零部件光学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柴油机;2007年06期 |
6 |
花世群;骆英;花世荣;牛险峰;;应用干涉法测量杨氏弹性模量[J];半导体光电;2007年06期 |
7 |
刘朝山;肖松;师琳;王宏力;刘光斌;;大动态CMOS APS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主要参数设计[J];光学技术;2007年S1期 |
8 |
黄林林;谢元平;张斌;;激光陀螺中的光学抖动及其对锁区的影响分析[J];应用光学;2010年02期 |
9 |
徐龙;瞿丹;钱钺;张文;周莉萍;;一种实现线性无衍射结构光的方法研究[J];光学仪器;2010年05期 |
10 |
崔东明;冯海友;;菲涅尔透镜间接阴影方法在自发光流场光学显示与测量中的应用[J];爆炸与冲击;1997年01期 |
11 |
何保红,沈颖刚,吕晓旭;光学测量技术在内燃机流场中的应用[J];内燃机;2002年05期 |
12 |
李宋,吴文权;应用CCD对浓度场的全场瞬时测量[J];物理实验;2004年08期 |
13 |
彭保进;赵勇;孟庆尧;万旭;王辉;;具有温度补偿的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4 |
苏星;田维坚;张淳民;;显微成像光谱仪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光学技术;2006年06期 |
15 |
黄大刚;王宝光;辛运帏;;从测量值计算非球面参数[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8年03期 |
16 |
黎高平;王雷;谢毅;;光学镜头偏振度测试技术研究[J];宇航计测技术;2009年05期 |
17 |
刘殿金,张勇;菲涅尔透镜光学系统在弹道测量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3期 |
18 |
曲景和;机组轴线光学对中[J];热能动力工程;1990年05期 |
19 |
葛维晶,王伟生;光学技术用于内燃机测量的研究[J];小型内燃机;1994年04期 |
20 |
赵军良,关荣锋,何斌,乔松;新型大电流测量系统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