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发射监测的矿井突水前兆特征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
【摘要】:煤矿水害是与瓦斯、顶板等并列的矿山建设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安全灾害之一。突水过程具有岩体应力变化、水压升高等前兆特征,并伴随释放声发射(AE)信号,大量的岩体内状态变化信息包含在AE信号中,分析、处理获取的AE信号,并把突水前兆特征信息提取出来,这可作为突水监测预报的依据。这对有效遏制我国重大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从信号处理的角度,分别研究了基于声发射监测的井下干扰信号的识别、声发射信号的预处理和突水前兆特征信息获取方法。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1)研究了井下环境煤岩AE信号和干扰信号特征及其适用的信号降噪方法。针对煤岩AE信号特点,分析了各种降噪处理方法,提出了采用小波对AE信号进行降噪处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参照SNR、RMSE两个指标对降噪效果评价,可知sym8、coif5小波适合于AE信号的降噪,并选取小波6层
分解、rigrsure阈值、sln模式、硬阈值处理,得到的降噪效果较其它情况要好。(2)针对声发射波形分析中的限幅饱和问题,提出了一种形态修复方法。对仿真限幅饱和信号进行了修复验证和效果评价,得出形态修复能够较好的复原限幅饱和信号的结论,为获取完整的信号波形和进一步特征提取有重要价值。
(3)提出了小波特征能谱系数和特征向量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以及基于小波特征向量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通过实践分析,小波特征向量能用较少的参数表示信号特征,可用于识别不同类型的干扰信号和响应信号,并且对于抑制响应信号的不稳定性,抑制同频段的干扰信号也非常有利。基于小波特征向量的神经网络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实现实时的模式识别。
(4)提出利用小波包分析提取不同应力速率下含水和烘干煤岩试验声发射信号的波形特征。从实验结果看,煤岩在不同含水情况和不同应力速率下破裂时信号的声发射事件数、平均幅值和最大幅值的变化特征是比较明显的。
(5)提出了AE信号小波特征编码和状态时间序列的特征提取方法。并以小波特征编码的依据,提出了声发射信号的特征编码方法,从编码方案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两个方面验证了小波特征编码的可行性。把每一分析得到的特征编码按时间顺序排列,得到信号的状态时间序列。连续的特征编码不仅可以相互区分,而且包含了能量的连续分布特征,使得波形特征更加有序化,为从时间序列层次上分析煤矿突水声发射事件的演变过程打下重要基础。
该论文有图83幅,表14个,参考文献148篇。
|
|
|
|
1 |
王明玉;多层含水层结构矿井突水灾害的水力学概念模型研究──以焦作煤田韩王庄、演马庄井田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5年01期 |
2 |
王志荣,胡社荣,陈玲霞;河南省煤矿水害的构造控制作用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6期 |
3 |
贾舒;;矿井突水灾害分析与防治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1年02期 |
4 |
吴玉华,郑世田,段中稳,赵苏启,金洪元;任楼煤矿矿井突水灾害的综合分析与治理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1998年01期 |
5 |
孙升林,韩爱英,崔元星,郭彦省,宁书年,杨峰,李毅;华北型煤田矿井突水地震波超声模拟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2000年03期 |
6 |
苏荣斌;加强多方位管理 防止矿井突水事故[J];能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
7 |
陈加飞;黄德镛;夏成洋;林友;;应用AHP法评价矿井突水影响因素的权值[J];矿业快报;2007年12期 |
8 |
彭伯高;大型潜水电泵在矿井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1989年07期 |
9 |
牛宝茹,谢玉波;焦作矿区矿井突水原因浅析[J];中国煤田地质;1998年S1期 |
10 |
孙光华;王庆林;;帐幕注浆在竖井掘进中的应用[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1 |
童敏明;秦海鹏;;矿井突水监测科氏力质量流量计的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08期 |
12 |
王明玉,田开铭;多层含水层结构矿井突水过程的水力学概念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1995年02期 |
13 |
吕保民;;矿井导水通道类型及其突水防治[J];山东煤炭科技;2006年02期 |
14 |
孙传军;胡焕正;;注浆治水方案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11期 |
15 |
马江淮;严家平;张海涛;杨建;王健;;井壁破裂条件下底部含水层突水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煤炭;2011年01期 |
16 |
冯现大;李树忱;李术才;李利平;;矿井突水模型试验顶板离层破断数值模拟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7 |
栾经辉;鲍店煤矿突水条件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S1期 |
18 |
;缪协兴教授荣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
19 |
闫志刚;杜培军;张海荣;;矿井突水信息处理的SVM-RS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20 |
李新凤;魏久传;尹会永;王则才;;肥城矿区矿井水害类型及特征研究[J];煤矿开采;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