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B、W-SFCW特性及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摘要】:为了适应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要求,本文创新提出降流式厌氧悬浮填料床(Downflow anaerobic suspended-media bed,简称DASB)、波式潜流人工湿地(Wavy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简称W-SFCW),深入地研究了DASB、W-SFCW及其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
本文首先评述了国内外生活污水处理研究和应用现状及进展,综述了生活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提出了改进的厌氧反应器、人工湿地方案和建立在此基础上技术路线新颖的村镇污水处理联合工艺。
其次,针对本研究中的核心单元“DASB”和“W-SFCW”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
在厌氧反应器设计和试验研究方面,利用化粪池出水作为污水源进行了小试和中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下DASB是一种有效的厌氧反应系统,在稳定运行阶段当水力停留时间为4小时,COD、BOD_5的去除率平均达到60%以上。
将自主开发的W-SFCW与传统SFCW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W-SFCW由于充分发挥了人工湿地垂直方向上不同层次的功能,因此显示出比SFCW更好的去除污染物的特性,在COD、SS、NH_4~+-N等主要生活污水指标上,W-SFCW全面优越于SFCW,同时W-SFCW比SFCW有更好的适应不同水力负荷的能力。
进而,研究分析了污水中氮磷元素在W-SFCW和SFCW里的演变过程,发现人工湿地内基质内的氮磷含量及分布与污水中氮磷元素去除具有正相关性;同时还发现,由于化学过程形成的不溶性磷(多钙磷酸盐)沉积于基质表面,使人工湿地有可能做到拥有巨大的除磷容量。
最后,通过1年多连续试验研究得出:DASB+W-SFCW联合工艺系统比DASB+SFCW联合工艺系统能够更有效去除污水污染物。
|
|
|
|
1 |
尹军,崔玉波,韩相奎,宋铁红,赵可,范丽娜;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降解特性[J];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06期 |
2 |
崔玉波,尹军,韩相奎,宋铁红,林英姿;间歇式潜流人工湿地中COD、NH_4-N动态变化特征[J];环境工程;2003年03期 |
3 |
石雷,王宝贞,曹向东,王进,刘正应,吕炳南;深圳沙田潜流式人工湿地的运行效能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4 |
周理君;曾石;戴大刚;;奶牛场养殖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调试运行[J];污染防治技术;2010年03期 |
5 |
王万宾;段亮;田自强;;潜流人工湿地修复河道水质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年02期 |
6 |
刘学祥;;上海世博会成都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处理系统[J];上海建设科技;2010年06期 |
7 |
付玉玲;冯景伟;邹婷;孙亚兵;;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时空变化规律[J];环境化学;2011年03期 |
8 |
;高效复合流废水生态处理新工艺[J];中国水利;2006年17期 |
9 |
王霞;;潜流人工湿地除氮机理的研究进展[J];电力环境保护;2007年02期 |
10 |
刘正应;;潜流人工湿地在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环保产业;2008年11期 |
11 |
王辉;;潜流人工湿地在景观水系水质维持中的应用[J];中国环保产业;2009年01期 |
12 |
彭勃;李绍秀;;潜流人工湿地的设计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年03期 |
13 |
王丽影;肖许沐;曾令奎;胡和平;;潜流人工湿地水力设计浅议[J];人民珠江;2010年S1期 |
14 |
王丽影;肖许沐;曾令奎;胡和平;;潜流人工湿地水力设计浅议[J];珠江现代建设;2010年01期 |
15 |
高廷东;卢继承;林贞贤;;一体化装置—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J];给水排水;2008年11期 |
16 |
谢龙;汪德爟;;花叶芦竹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05期 |
17 |
杨旭;于水利;修春海;刘硕;陈晓红;王继富;;微污染水源水人工湿地预处理效能与机理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9年10期 |
18 |
庞云琦;;探讨潜流人工湿地的运行问题[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7年02期 |
19 |
冯伟;;利用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受污染河水[J];河南科技;2007年11期 |
20 |
唐娜;张强;黄玉明;;潜流人工湿地中有机物的去除[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