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非饱和渗流影响因素及对土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摘要】:堤防岸坡在洪水及降雨的影响下常常发生险情,为了分析江水位变化和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体中渗流场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抗滑稳定性的影响,本文运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对不同条件下渗流场变化进行模拟,并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出发,对抗滑稳定性进行计算,探求各种因素对其的不同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阐述了饱和稳定、非稳定渗流问题的基本概念及其定解条件,在该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非饱和渗流的运动方程及基本微分方程,同时考虑土体的渗透系数随基质吸力的空间变化的不均匀性,分析了非饱和土中的渗透性状况的三种类型,综合得出饱和—非饱和渗流的控制方程。
2、比较了求解渗流问题的三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需要求解瞬态渗流场的特点,基于Galerkin加权余量法推导了饱和—非饱和渗流微分方程的有限元格式。运用SEEP渗流程序验算典型算例,比较计算结果与算例实测值差异,验证计算模型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基于两种不同渗流理论时计算结果的差异。
3、运用origin7.0数据处理程序,分别对砂性土和粘性土的渗透特性参数进行拟合,选出了理想的参数确定方法。分析了非饱和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计算方法,得出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的实用形式,并推导了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
4、分别针对堤防、岸坡和基坑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分析,得到渗流场的变化规律,并将渗流场的孔隙水压力引入基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抗滑稳定计算中,得出相应情况下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
通过本文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影响堤防渗流场及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旨在为堤防的合理设计、岸坡的有效防护和坍塌预测提供决策依据。
|
|
|
|
1 |
陈尚法,彭华,陈胜宏;大岩淌滑坡非饱和渗流情况下的稳定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3期 |
2 |
周创兵,叶自桐,熊文林;岩石节理非饱和渗流特性研究[J];水利学报;1998年03期 |
3 |
刘建坤,吴宏伟,赵洪勇;应力状态和湿化路径对非饱和边坡的瞬态渗流状况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4 |
胡云进;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及有地表入渗的裂隙岩体渗流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
5 |
邬传炎;刘明;;路面结构层非饱和渗流参数敏感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07期 |
6 |
刘育田;刘俊新;;地表径流与地下渗流耦合的斜坡降雨入渗研究[J];路基工程;2010年03期 |
7 |
宋晓晨,徐卫亚,邵建富,徐瑞春;雾雨作用下的非饱和边坡稳定性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8 |
张延军,张延诘;非饱和渗流作用下土坡的数值计算分析[J];地球与环境;2005年03期 |
9 |
孔亮;王媛;夏均民;;非饱和流固耦合双重孔隙介质模型控制方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0 |
刘洋;李飞;柴小庆;杜晓伟;张华;;考虑降雨影响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简化法[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年03期 |
11 |
陈浩;黄静;林锋;;GeoStudio软件在土坡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8年06期 |
12 |
陈卫忠,邵建富,杨春和,李飞,李术才,苏坤;粘土岩饱和-非饱和渗流机理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1期 |
13 |
张亮亮;曹杉杉;卢小超;;降雨入渗的边坡非饱和渗透性试验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04期 |
14 |
王甦达;张林洪;王颢;吴华金;段翔;彭邵勇;;用过湿土填筑路基后的非饱和渗流分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
15 |
张晔;钱镜林;;饱和-非饱和稳定渗流分析[J];大坝与安全;2005年06期 |
16 |
刘俊新;刘育田;;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对非饱和土参数的反演[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17 |
李跃;杨永生;;土坡基质吸力动态变化的数值模拟方法[J];现代矿业;2010年03期 |
18 |
孙役,王恩志,陈兴华;降雨条件下的单裂隙非饱和渗流实验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1期 |
19 |
刘红岩;秦四清;;库水位上升条件下边坡渗流场模拟[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6期 |
20 |
王建新;王恩志;王思敬;;交河故城土遗址边坡降雨非饱和入渗分析[J];工程勘察;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