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异构化及立体异构体分离方法研究
【摘要】:番茄红素异构化及立体异构体分离方法研究
学科、专业:工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入学时间:2008年9月
硕士研究生姓名:张环伟答辩时间:2010年11月16日
指导教师:张连富教授授予学位时间:2010年12月
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风险等作用。自然界中存在的番茄红素以全反式为主,而在人体中却是以顺式结构为主,这种差异性表明顺式构型番茄红素的生理活性和生物利用率可能高于反式异构体。本文对番茄红素异构化方法及顺式/反式番茄红素检测方法的建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为高生理活性番茄红素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通过对COSMOSIL Cholester柱分离番茄红素异构体的条件进行优化试验,得到了一种可以较好分离番茄红素异构体的方法,并确定了分离条件为:流动相为四氢呋喃:乙腈=10:90(v/v),进样量20u L,流速1mL/min,检测波长472nm。在此试验条件下进行的重复性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分离效果稳定,重现性较好。与其他分离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可以达到完全分离的要求。
依据现有的番茄红素异构体鉴定方法,参考相关资料,初步确定在异构化番茄红素中含有四种顺式异构体,其中可以确定的异构体为分别为all-trans、9-cis和13-cis,另有两种成分可以确定为番茄红素,但确定其空间构型的依据尚不充分。异构化过程中番茄红素未发生降解和氧化反应。
作者还对几种比较容易实现的番茄红素异构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乙酸乙酯热回流试验采用6%番茄红素油树脂,在不充氮的环境下处理8 h左右,顺式异构体占比可以达到37.2%;微波辅助异构化较乙酸乙酯热回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处理5 h后顺式占比可达54.7%;微波与超声微波联用在顺式异构体的比例上无明显影响;热回流结晶联用试验中,处理液浓度为100mg/100 mL,热回流时间选择5-8 h,结晶温度选择0℃-4℃,结晶时间选择12 h,得到的顺式异构体比例为70-80%。
异构化番茄红素贮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避光、无氧、溶解状态下,异构化番茄红素的稳定性较好。在避光、无氧、-20℃条件下保存25天,异构化番茄红素的保留率可以达到50.03%。
|
|
|
|
1 |
李伟,丁霄霖;液固吸附色谱法分离番茄红素异构体[J];食品科学;2003年02期 |
2 |
左爱仁,范青生,肖小年;番茄红素HPLC测定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年01期 |
3 |
李伟,孙新虎,肖刚,丁霄霖;液固色谱法分离番茄红素异构体[J];色谱;2003年01期 |
4 |
张连富;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物──番茄红素[J];中国食品添加剂;1999年04期 |
5 |
张连富;溶解状态下番茄红素稳定性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3年05期 |
6 |
杨鸣娟,张坤生;番茄品种、成熟度和热处理对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年03期 |
7 |
邱伟芬,江汉湖,汪海峰,袁建;番茄红素在有机溶剂中的异构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年06期 |
8 |
姜雨,赵广华,胡小松,闫师杰;乙醇处理对番茄红素提取的影响[J];食品科技;2004年08期 |
9 |
;“红帆”添活力 人生更美好[J];医药保健杂志;2006年14期 |
10 |
;“红帆”添活力 人生更美好[J];医药保健杂志;2006年20期 |
11 |
赵大洲;;番茄红素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07年02期 |
12 |
;番茄制品罐头中番茄红素检验学习班技术总结[J];食品与发酵工业;1978年02期 |
13 |
张伦;;开发番茄红素前景广阔[J];上海医药情报研究;2000年04期 |
14 |
张连富,丁霄霖;番茄红素简便测定方法的建立[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年03期 |
15 |
张坤生
,任云霞
,范幼静;番茄原浆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性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3年01期 |
16 |
袁暾,魏大鹏,廖林川,王霞,蔡美英;番茄红素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体外实验研究[J];食品科学;2003年04期 |
17 |
王罗新,杜宗良,李瑞霞,吴大诚;番茄红素在大豆油中的热异构化动力学[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4年03期 |
18 |
吕春雷,皮士卿,刘云凤;番茄红素——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色素[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年03期 |
19 |
;“红帆”添活力人生更美好[J];医药保健杂志;2006年05期 |
20 |
;“红帆”添活力 人生更美好[J];医药保健杂志;2006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