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洗衣机的发展探讨中国洗衣机本土化设计
【摘要】:这几年中国家电行业因为技术“同质化”的原因,一直在打价格战。洗衣机行业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危机。“同质化”意味着产品无差异化,很难吸引消费者。此时,“本土化设计”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
洗衣机最早产生于西方,经由日本改造,发明波轮洗衣机后,再传到中国。随后中国又从意大利、美国引进滚筒、搅拌式洗衣机生产线。由于中国人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经济条件等和这些国家不同,他们对洗衣机的选择和使用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对洗衣机的功能和外观上有着自己的需求。国内的企业根据这些需求,对引进的洗衣机进行新的设计,最后形成了品种多样的、满足多种消费需求的本土化洗衣机。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本土化”,其中的设计,就是“本土化设计”。
本土文化是本土化的影响因素,本土文化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本文中的洗衣机属于物质文化中的器物文化,在文化的传播中,当器物文化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地方后,它必然受到当地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制约,其制约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器物文化,也就是器物文化的本土化。
论文第二章叙述了洗衣机在西方产生,经过日本再传到中国过程,这就是中国洗衣机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本土化的特点,如城乡二元化、多元化、小型化等。这些都是中国洗衣机本土化现象,第四章再在此现象的基础上,挖掘其背后对本土化设计的影响因素。第五章根据前面几章的分析,提出了两个本土化洗衣机设计的提案,并做了相应的本土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