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化控制
【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自动控制,尤其是燃烧控制及主汽温度控制一直是过程控制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但由于受各种因素限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国内在解决以上两个控制问题时,一般采用单回路控制和串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但受锅炉这一大滞后、时变对象的影响,控制稳定性差,控制回路的实际投运率很低,锅炉热效率得不到提高。国外有采用模糊控制的报道,但未提供具体的实现方案,另外整套设备的成本很高。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优点及工作原理后,说明了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常规控制方案,并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锅炉结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下新的控制方法并加以实践。
1、设置主汽流量——给煤量关系曲线及总风量——给煤量关系曲线在线学习单元,在线改变曲线拐点坐标,以适应由于燃料热值变化给控制带来的影响。
2、提出以主汽流量——给煤量关系曲线为主,以主汽压力,主汽流量模糊控制器、床温校正模糊控制器为辅的燃料给定值设定方案,在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投运率的同时,提高了锅炉的效率。
3、在燃烧控制中设置床温校正模糊控制器,以保证床温控制的稳定;并对该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做出详细说明。
4、在主汽温度控制上提出采用过热汽温负荷分级模糊控制器进行控制,从实践上来看,控制效果很好。
以上控制系统采用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的SUPMAX800 D C S系统实现,无常规控制仪表,并在某厂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实施,经半年的试运行表明,燃烧控制的投运率大大提高,投运率在80%以上,锅炉效率比手动控制提高2—3%,整个锅炉控制系统的性能优良,基本解决了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的问题。另外整个系统,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用国产D C S系统实现,大大节约了厂方的投资成本,提高了国产D C S系统的声誉,同时也为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的SUPMAX800 D C S系统的普及推广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
|
|
|
|
1 |
赵翠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控制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2年03期 |
2 |
阎润生,刘石,马贵阳,肖斌;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在循环流化床上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S1期 |
3 |
沈凯,陆继东,陈交顺,罗海岩,陈威,李春华;专家控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动力工程;2003年04期 |
4 |
王勤辉,赵晓东,石惠娴,王灿星;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运动的PIV测试[J];热能动力工程;2003年04期 |
5 |
吴树志,韩跃进,濮卫兴,王苏华,范钦南;模糊控制在多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锅炉;2003年02期 |
6 |
乐海南;;《动力工程》2008年第4期Ei收录论文[J];动力工程;2009年02期 |
7 |
余国贞,阳永荣;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技术进展[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7年04期 |
8 |
唐国琴;;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分析[J];江西电力;2006年05期 |
9 |
高建强,祁在山,马良玉,王兵树;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的模块化仿真模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10 |
马训鸣;何钺;;异型加工的模糊控制[J];机械与电子;1992年05期 |
11 |
陈屹;薛钧义;饶仲海;陈萌;;基于神经网络的FUZZY控制器及其在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自动化;1996年06期 |
12 |
王玮,张德龙;一种新的模糊控制器电路设计[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3 |
雷德明;变论域的进化模糊控制器[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4 |
李红星,闫红书;基于遗传算法的自调整模糊控制器[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15 |
汤帘秀;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设计[J];应用科技;2001年03期 |
16 |
王金涛,刘文耀,郝永杰,路烁;伺服系统模糊控制器的DSP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2年06期 |
17 |
杨君敏,郑凤梅;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3年06期 |
18 |
胡映,李新跃;一种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器的合成[J];现代电子技术;2003年06期 |
19 |
严刚峰,赵宪生;模糊控制器在延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3年10期 |
20 |
唐圣学,刘波峰,徐东峰;基于信息量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