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人工林土壤碳库特征研究
【摘要】:因为大气C02浓度的升高,近来关于土壤有机碳成为关注的热点。在一定程度上,人工林的经营能够改变土壤有机碳库。本文研究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九龙岭林场,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取条件一致桉树人工林的四个林龄样地1 a,3 a,5 a和7 a,,代表一个轮伐期(7 a)中的四个阶段。分析了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态有机碳、化学稳定态有机碳和土壤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分别用KMnO4、Na2S2O8和HF作为提取剂处理土壤样品。土壤有机碳浓度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少,1 a、3 a、5 a和7 a桉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37.67~61.02 Mg·ha-1,57.46~81.97 Mg·ha-1,38.65~73.35 Mg·ha-1和40.68~70.64Mg·ha-1土壤易氧化态有机碳储量随着桉树人工林林龄的增加逐渐增加,但是在各土壤剖面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土壤化学稳定态有机碳的储量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储量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土壤化学稳定态有机碳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逐渐增加。40-100 cm土层化学稳定态有机碳密度显著大于0-40 cm。在一个轮伐期内,化学稳定态有机碳密度的变化较小,表明化学稳定态有机碳受人工林经营活动的影响小。
|
|
|
|
1 |
李辉信;袁颖红;黄欠如;胡锋;潘根兴;;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6年03期 |
2 |
沈艳;;科技创新 推动人工林产业升级发展[J];绿色中国;2009年23期 |
3 |
吴钿,刘新田,杨新华;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J];林业科技;2003年04期 |
4 |
谢耀坚;中国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初探[J];世界林业研究;2003年05期 |
5 |
廖观荣,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王尚明,杨国清,简明,李宏;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Ⅰ.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贮存[J];生态环境;2003年02期 |
6 |
黄晖;我国营造桉树人工林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热带农业;2004年06期 |
7 |
吕财发;吕金东;;赣中赣南的桉树人工栽培[J];江西林业科技;2006年S1期 |
8 |
子木;缪宏;;人工林桉树之争[J];绿色中国;2006年18期 |
9 |
曾觉民;滇中高原桉树人工林植被恢复功能的探讨[J];云南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
10 |
项东云;新世纪广西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J];广西林业科学;2002年03期 |
11 |
谢耀坚;;继承发扬,求实创新,把我国桉树科研和产业发展推向新高潮[J];桉树科技;2006年01期 |
12 |
黄华富;熊兴源;;中国南方主要桉树无性系介绍[J];江西林业科技;2006年S1期 |
13 |
程淑兰,欧阳华,牛海山,王琳,田玉强,张锋;荒漠化重建地区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3期 |
14 |
;《桉树科技》总目次[J];桉树科技;2010年02期 |
15 |
王豁然;巴西的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J];林业实用技术;1985年04期 |
16 |
罗荣丽;;富川桉树发展雏议[J];中国林业;2007年19期 |
17 |
;广西桉树人工林配方施肥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11年01期 |
18 |
廖观荣,林书蓉,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王尚明,杨国清,简明,林琳,陈孝;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J];生态环境;2002年03期 |
19 |
孙维侠,史学正,于东升,王库,王洪杰;我国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研究[J];土壤学报;2004年02期 |
20 |
李跃林,胡成志,张云,文锦柱;几种人工林土壤碳储量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