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对杨树盐胁迫的缓解效应及其机理
【摘要】:
土壤盐碱化是影响世界农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盐害是目前制约作物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如何利用大面积的盐碱地和丰富的咸水资源来发展农业,成为科学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杨树为研究对象,在智能人工生长室内进行水培实验,研究了硅对盐胁迫下杨树幼苗生长量和生物量、光合作用、荧光参数、酶活性、根系离子微域分布、叶片超微结构以及其它生理指标的影响,阐明了硅缓解杨树盐胁迫的效应与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随着盐浓度的加重,杨树幼苗生长量、生物量总量均呈下降趋势;叶生理性能恶化。外源硅可以促进新稍增长,增强根系活力,改善叶形态,说明施硅促进了杨树的生长,维持了正常生理活动。
2)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叶绿素的破坏加剧,光合性能下降。施外源硅后各处理光合效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气孔导度变大,胞间CO_2浓度增加,净光合速率提高。表明硅能较好维持盐胁迫下杨树正常的光合作用。
3)盐胁迫使杨树叶片内活性氧代谢平衡被破坏,POD、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细胞膜透性加大。施硅降低了叶片MDA含量,维持了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较好的诱导了CAT和POD活性的上升,认为施硅可以提高了杨树抗拒盐胁迫的能力。
4)运用X-射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使杨树表皮、皮层和中柱细胞中Na~+、Cl~-的X-射线峰明显升高,K~+峰降低;加硅处理后细胞各组织中Na~+、Cl~-的X-射线明显降低,而K~+峰则大幅度提高,Na~+在根系各部分均匀分布。表明盐胁迫下加硅可以改变养分离子的吸收和分布,从而缓解了盐离子对杨树的毒害作用。
5)叶片超微结构观察表明,随着胁迫浓度增加,叶绿体类囊体片层扭曲、变形、松散,嗜锇颗粒增大增多,外膜逐渐断裂解体,线粒体外膜局部消失,细胞核固缩;施硅后叶肉组织细胞器损伤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叶绿体贴壁排列,叶绿体内囊体片层略有扩充现象,细胞核及线粒体基本完好。
|
|
|
|
1 |
胡新生,王世绩;水分胁迫条件下4个杨树无性系气体交换特征比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2 |
胡新生,刘建伟,王世绩;四个杨树无性系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比较研究[J];林业科学;1997年02期 |
3 |
查朝生,方宇,刘盛全,汪斌;杨树无性系木材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径向变异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4 |
陈一山;意大利对杨树无性系描述方法[J];山东林业科技;1981年03期 |
5 |
刘建伟,刘雅荣,王世绩;不同杨树无性系光合作用与其抗旱能力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94年01期 |
6 |
徐锡增,唐罗忠,程淑婉;涝渍胁迫下杨树内源激素及其它生理反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7 |
Anselmi N.;Cellerino G. P.;张绮纹;;杨树无性系对花叶病病毒的反应[J];林业实用技术;1984年01期 |
8 |
方升佐,田野,袁发银;扦插密度对杨树无性系苗木生长及质量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9 |
吴林森;吕贤良;吴剑;谢真铭;;不同造林密度对杨树无性系生长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09年05期 |
10 |
梁彦;;意、法等国杨树生产、科研水平及发展趋势[J];山西林业科技;1981年01期 |
11 |
张卫东,吕文,付贵生;几种优良杨树无性系特性和再评价[J];防护林科技;2002年03期 |
12 |
方宇,查朝生,周亮,高慧,刘盛全;不同立地条件的杨树制浆前后纤维形态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3 |
于志水;赵芳;林晓峰;梁德军;彭彪;;杨树品种命名中常见问题[J];辽宁林业科技;2005年06期 |
14 |
刁丰秋,章文华,刘友良;盐胁迫对大麦叶片类囊体膜组成和功能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1997年02期 |
15 |
董晓霞,赵树慧,孔令安,郭洪海,刘光栋;苇状羊茅盐胁迫下生理效应的研究[J];草业科学;1998年05期 |
16 |
杨文忠,方升佐;杨树无性系木材纤维长度和宽度的株内变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17 |
李焰焰,董召荣,聂传朋,刘红权;盐胁迫下水杨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黑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生物学杂志;2005年03期 |
18 |
宋士清;刘微;郭世荣;尚庆茂;张志刚;;化学诱抗剂诱导黄瓜抗盐性及其机理[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10期 |
19 |
房用;慕宗昭;王月海;鲍玉海;孙蕾;;16个杨树无性系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6期 |
20 |
李长鼎;谢应忠;;高羊茅抗盐性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