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降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
【摘要】: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群落结构丰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丰富。研究表明,牯牛降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76科,1209种,其中有观赏植物140科,491属944种。在这些观赏植物中,菊科包含的种最多。而乔木类壳斗科植物居首位,其后为樟科、蔷薇科、槭树科、冬青科;蔷薇科是灌木种类最多的科,菊科73种居于草本之首。槭树属和悬钩子属有14种居属首位。从区系上看,亚热带、温带特征较为显著。区内保存有诸多区内特有种,如永瓣藤、紫荛花、安徽槭、安徽报春、白穗花等,及古老孑遗种如银鹊树、香榧、银杏等。
保护区内,有观花植物乔木类59种,灌木类119种,草本类273种;观叶植物129种;观果植物131种;观型植物96种;适合做藤本的植物84种;适合做岩生绿化植物31种;水生或湿生植物27种左右;适合做保健植物或药用价值的300余种。
对128种本本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有29种植物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32种植物次之,48种利用价值一般,19种利用价值差。结合池州实际,重点介绍了十八种利用价值高的植物作为引种驯化对象。
从园林应用的角度着手,运用生态学方法分析植物群落。调查分析表明:一是群落优势种优势明显与物种丰富度高并存。二是群落结构稳定的多。三是群落类型独特的多。并介绍了7个在园林中应用价值大的自然改造群落。
文章最后提出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及利用对策;并对如何加强对野生观赏植物的保护提出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