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为突出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随着我国加入WTO开放银行业承诺的逐步兑现以及经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外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较高,已经发展并采用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来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作为世界银行业先进风险管理的方向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向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学习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向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要求靠拢,才能在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1章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依据、信用风险的内涵与特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重点;第2章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包括改革的措施与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第3章回顾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引用上,介绍了各主要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基本思想、优势和缺陷之所在,并对各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目前情况下,这些主要模型在我国并不适用的结论;第4章对将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思路,建立了统计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主成分logistic模型是现阶段运用统计方法对我国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识别的有效手段的结论;第5章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主要有: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积极培育信用风险高级管理人才;努力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水平;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