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然而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在自己进城落脚的同时,无法解决好子女的教育问题。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本研究中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打工,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由父母中一方、其他监护人或儿童自己看护的16周岁以下的儿童。本文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第一部分:笔者首先对留守儿童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对国内外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分析预测其研究趋势和研究发展方向之所在,再陈述了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以及本研究中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背景和形成过程作一个回顾,并就留守儿童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这为以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以江苏省句容市边城镇为个案分析,进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详细分析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基本情况、在外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及监护人、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状况、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以及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第四部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等方面,重点探讨影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所在。
第五部分:根据调查研究中所发现的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留守儿童问题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通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来保障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顺利解决,实现留守儿童的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