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CM传感元件的标定试验与传感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对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能够区分不同方向应力波的OPCM(Orthotropic Pizoelectric Composite Material)传感元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自行设计制作的两种OPCM传感元件:1-1型OPCM传感元件和IDEs(InterdigitatedElectrodes)1-3型压电纤维OPCM传感元件。这两种传感元件是由压电陶瓷(PZT-51/PZT-5H)和聚合物按一定的连通方式组合而成的。压电陶瓷相作为压电活性材料提供强压电效应。聚合物选择声学阻抗低、柔性好的环氧树脂(E-44型)。由于这两种传感元件的结构具有可设计性,能够克服单一材料脆性易断和正交异性不明显的缺点,因此这两种传感元件在结构健康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IDEs1-3型压电纤维OPCM传感元件的IDEs的关建尺寸和压电纤维直径及间隔对传感元件传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1-1型OPCM传感元件进行标定和对IDEs1-3型压电纤维OPCM传感元件的传感性能测试来指导优化这两种传感元件的设计与制造。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微观上分析压电材料产生压电效应的理论基础、石英晶体的力电关系;宏观上分析压电陶瓷(PZT)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及压电片的连接方式对电荷输出的影响,为两种传感器的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2.分析IDEs1-3型压电纤维OPCM传感元件的结构特点和电场特性,构建压电纤维传感元件的本构方程,并建立IDEs1-3型压电纤维OPCM传感元件的有限元模型,探索IDEs关键尺寸和压电纤维直径及间隔对传感元件传感性能的影响。
3.设计标定平台,提出完整的标定系统,并对1-1型OPCM传感元件进行标定,采用FFT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断铅模拟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分析其传感性能。
4.介绍了声发射信号的时频分析法,根据所采集的信号特点,引入FFT变换、小波包去噪、Gabor小波变换。通过对PZT压电陶瓷片、声发射传感器SR-15A、IDEs1-3型压电纤维OPCM传感元件所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说明了去噪的重要性,同时比较了三种传感元件传感性能的特点,发现IDEs1-3型压电纤维OPCM传感元件更适合用于结构健康检测中。
|
|
|
|
1 |
骆英,陶宝祺;土木工程智能结构中传感器原理与应用[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2 |
罗建花,开桂云,刘波,曹晔,赵健,高宏伟,张伟刚,董孝义;双栅型轮辐式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J];光电子.激光;2005年08期 |
3 |
戴克中
,杨先麟;半导体压力/差压变送器发展动向[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87年S1期 |
4 |
刘志国;曹玮;;传感元件在水电站中的应用[J];水电厂自动化;1994年03期 |
5 |
高;红外传感元件及温度测量器件[J];红外;2003年08期 |
6 |
斛福荣;;智能瓦斯传感器设计[J];太原科技;2008年02期 |
7 |
;碱性吹氧转炉控制用传感枪[J];功能材料;1972年03期 |
8 |
陆维;;气体传感元件的发展动向[J];中国仪器仪表;1984年01期 |
9 |
李新;徐清发;;从材料特性看传感元件的发展方向[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85年01期 |
10 |
宁雅农,D.A.Jackson;光学电流传感器的新进展[J];光学学报;1993年07期 |
11 |
武钦韬;AEC200系列压力传感器[J];煤矿自动化;1994年04期 |
12 |
杨晓龙,陈肇田,刘隆鉴;电容式液敏传感元件性能研究[J];传感器技术;1998年04期 |
13 |
童敏明;张愉;戴新联;;催化传感器对可燃混合气体的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14 |
黎学明;杨金瑞;杨根岭;;脉冲腐蚀法制备的多孔硅对乙醇气体的响应[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
15 |
培之;;MBB公司实验光电摄象机首次试验结果[J];激光与红外;1980年04期 |
16 |
邱嗣鑫;裴宏平;;2051型高精度差压变送器[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88年03期 |
17 |
S.Ramakrishnan;许庆;;一种光学激振用于称重的谐振力传感器的校准[J];国外计量;1991年06期 |
18 |
马军伶,罗红;电容式新型传感元件及其应用[J];化工建设工程;1995年05期 |
19 |
詹亚歌;吴华;裴金诚;杨熙春;薛绍林;;高精度准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8年06期 |
20 |
;国外半导体光电传感元件概况[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7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