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DERF模式环流季节预报的检验与统计订正

段浩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值天气预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对季节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仍未达到业务应用的标准,而该时间尺度的预报,对开展防灾救灾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方面的深入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使用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案进行季节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如何使二者相结合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欧洲中心DEMETER计划中的集合预报模式Meteo France的预报数据为实验样本,尝试用动力统计相结合的方案修正模式对北半球热带外地区的冬季环流季节预报。 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主要关注的为对季节尺度模式预报效果的检验以及对模式修正方案本身的讨论,除了对模式预报效果进行较为常用的ACC(距平相关系数)检验外,还对模式关于NAO遥相关型的预报以及整个大气异常状况的预报进行检验,对目前较为常用的动力统计相结合修正方案适用的条件进行了讨论,并且,考虑到冬季乌拉尔山环流异常对我国气候异常的重要影响,而模式对该地区环流异常预报能力弱,本论文利用模式预报和统计修正,对乌拉尔山环流指数进行了订正预测。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1)对模式预测效果进行了空间ACC检验,并以本文所定义的NAO指数检验模式对NAO的预测效果。借鉴统计研究中对北半球环流异常的一种简单定义,将环流异常表征为一条特征线,检验了模式对大尺度环流异常的预报效果。 (2)将模式预测场投影到观测场的主要EOF模态上,以检验时间系数相关度的方案检验预测场对各主要模态的预报效果,在进行统计修正时主要针对预报较差的模态采用统计修正方案进行修正。 (3)分别以交叉检验和独立预报的方式试验了三种统计修正方案,即OSR修正方案、基于OSR结果的相似修正方案及基于前期因子的相似修正方案,并讨论了三种方案适用的条件。结果表明OSR修正方案并不适用于环流场的修正,而基于OSR结果的相似修正方案及基于前期因子的相似修正方案均能取得较为明显的修正效果。 (4)分别检验了模式原始的和修正后的预测场对于乌拉尔山区域的预测效果,并针对该区域主要模态采用相似修正方案并进行交叉检验,按照两种计算方案计算了模式预测的乌拉尔山环流指数,结果表明针对该区域的相似修正方案能够极大地改善模式对乌拉尔山环流指数的预测结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俞亚勋,王宝灵,郭慧;青藏高原东北侧1997年春夏大旱的500hPa环流异常诊断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2期
2 蓝永超;林纾;文军;畅俊杰;;黄河上游丰、枯水年汛期及前期的环流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07年05期
3 王永波,施能;近45a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异常与我国气候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温之平;黄荣辉;贺海晏;蓝光东;;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和低纬30~60天低频对流活动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J];大气科学;2006年05期
5 罗小莉;王盘兴;李丽平;;2009年冬春之交长江中下游异常连阴雨过程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年01期
6 杨绳武;预报候平均环流指数的一种简单方法[J];山东气象;1987年02期
7 张家诚,张先恭,魏凤英;中国及邻近地区冬到夏的季节变化[J];气象;1995年07期
8 ;2002年7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J];气象;2002年09期
9 ;2003年12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J];气象;2004年02期
10 ;2004年1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J];气象;2004年03期
11 ;2005年1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J];气象;2005年03期
12 ;资料[J];气象;2005年05期
13 ;资料(2005年4月)[J];气象;2005年06期
14 ;2005年12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J];气象;2006年02期
15 ;2002年11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J];气象;2003年01期
16 许秀红,孟悦,王永波;夏季欧洲数值预报产品用于短期预报的时效检验[J];黑龙江气象;1996年03期
17 ;2003年9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J];气象;2003年11期
18 ;资料[J];气象;1988年06期
19 程玉琴,张少文;用亚洲冬季环流指数做赤峰地区夏季降水趋势预报[J];内蒙古气象;1999年01期
20 彭维耿,赵光平,陈豫英;宁夏春季沙尘暴与气象要素及环流指数的关系[J];气象;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辉;刘春;古亚丽;霍祥东;黄志英;;内江2008年1月低温雨雪气候特征及影响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陈敏;马雷鸣;施红;马井会;顾松强;张国琏;;天气形势对上海世博会期间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的联系[C];2011年
3 胡雪红;张琳;;华北中南部罕见的秋季连阴雨过程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韦道明;;移动热带气旋的受力分析[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5 何金海;吴志伟;李建平;韩桂荣;;东北冷涡异常对梅雨的影响及前期SAM的异常信号[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鸿斌;陈秀成;秦成云;陈慧;;初冬12月寒冷期偏早与环流关联及预测研究[A];第五届副热带气象学术业务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杨淑萍;孙银川;马力文;赵光平;苏占胜;穆建华;;2004~2005年宁夏特大干旱事件的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杨淑萍;孙银川;马力文;赵光平;苏占胜;穆建华;;2004~2005年宁夏特大干旱事件的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杨庆萍;王苏;高中卫;郑扬;泰成云;范秀莲;;500hPa环流指数与秋季洪泽湖入湖水量关系[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张健;潘华盛;国世友;;气候变暖以来黑龙江春防期高火险日数环流背景分析及预测[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预测与公共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宁;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各向同性分区及其气候学特征[D];兰州大学;2007年
2 贾建颖;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3 熊开国;中国汛期降水模式误差主分量相似预报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季明霞;欧亚大气环流与地表气温之间的反馈和相互作用[D];兰州大学;2009年
5 潘婕;夏季欧亚中高纬持续异常环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6 徐玲玲;风场等外部强迫对东中国海海洋物理环境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王鑫;副热带海温年代际变化及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8 谭桂容;夏季亚洲中纬度大陆高压活动特征及其异常的机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9 李艳;欧亚大陆关键区阻塞高压及其与我国冬季灾害性天气气候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顾莹;上海城市化对臭氧污染影响的数值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浩;DERF模式环流季节预报的检验与统计订正[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陶娜麒;马斯克林高压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3 孙银川;银川市空气污染特征分析及其预报方法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4 姜忠宝;冬季北半球极涡一组环流指数在气候研究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刘毅;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海、气背景场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6 史湘军;欧亚大陆阻塞高压活动及其对我国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7 于秀晶;吉林省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8 沈志超;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及其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9 洪芳玲;冬季冰岛低压一组环流指数在气候研究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陈延聪;夏季南亚高压环流指数及分布特征量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德民 通讯员 倪永强;提醒关注干旱导致连锁灾害[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浩;乌拉尔山下中俄经济合作如火如荼[N];科技日报;2007年
3 ;策略进入俄罗斯 纺织品与服装市场[N];中国经营报;2002年
4 曹智白瑞雪 李宣良;乌拉尔山南麓,反恐精兵发起攻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徐励;撩开俄军工重镇神秘面纱[N];北京日报;2006年
6 姚润丰;为何旱情似火?专家详解气象图[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肖彬;能源巨人———俄罗斯[N];中国石油报;2006年
8 本报编辑罗援 滕建群 樊吉社 李学江 章念生 王 芳;欧洲安全走向何方[N];人民日报;2007年
9 郭立;重庆今年为什么这么热?这么旱?[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特约记者 何颜;全疆15个观测站降雨量达暴量[N];阿克苏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