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四月陆面状况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
【摘要】:本文利用1981-2002年GIMMS-NDVI资料、积雪雪深资料、ECMWF地表通量和位势高度资料以及中国台站夏季降水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引入了年际增幅的概念,以反映各量年际间的差异,探讨了中国夏季降水变化与青藏高原四月陆面状况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
(1)青藏高原四月陆面状况主要特征量植被NDVI和积雪深度多年平均状态呈现从南至北递减的分布状况。在时空变化特征上,二者的第一模态主要呈现为高原整体一致的变化趋势。
(2)通过对青藏高原四月陆面状况植被和积雪之间的相关分析,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相关,故而认为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为去除二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二者与地表各加热量之间的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对高原整体平均而言,植被与地表加热和感热负相关,与地表潜热正相关;积雪与地表加热和潜热负相关,与地表感热相关不明显;对空间分布状况而言,植被与地表加热偏相关分布同其与地表感热偏相关空间分布类似;积雪与地表加热的偏相关分布同时受到其与感热偏相关及其与潜热偏相关的影响。
(3)青藏高原四月地表加热与中国夏季降水年际异常的显著相关区域主要位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二者在年际增幅异常上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显著区域更广,主要分布特征如下:六月,在长江以南地区、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及东北大部分地区以显著的负相关为主,而在西南地区则为显著的正相关;七月和八月,在长江流域及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以显著的负相关为主,而在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为显著的正相关。
(4)青藏高原地表加热同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之间主要显著相关区位于中高纬、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及印缅地区,这些相关显著的区域是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主要环流系统所在区域,这种相关分布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地表加热与降水相关分布形成进行解释。故而认为由于青藏高原四月植被和积雪对地表加热的影响,并通过地表加热与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进而与中国夏季降水产生联系。
(5)相较年际异常而言,年际增幅异常更清楚的刻画了高原陆面状况与中国夏季降水年际间的差异及其联系。不考虑植被与积雪之间的关系时,高原植被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其对地表感热的影响而改变地表加热,引起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变化,从而导致中国夏季降水与高原植被产生联系;积雪的变化则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潜热,进而引起中国夏季降水的变化。
|
|
|
|
1 |
万汉芸,聂祥;ENSO年与我区夏季降水的关系[J];贵州气象;2001年05期 |
2 |
龚道溢;北极涛动对东亚夏季降水的预测意义[J];气象;2003年06期 |
3 |
孙林海,陈兴芳;南涝北旱的年代气候特点和形成条件[J];应用气象学报;2003年06期 |
4 |
黄嘉佑,刘舸,赵昕奕;副高、极涡因子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J];大气科学;2004年04期 |
5 |
张丽;石大明;刘实;;吉林省2005年夏季降水特点及多雨成因[J];吉林气象;2007年01期 |
6 |
王遵娅;丁一汇;;夏季长江中下游旱涝年季节内振荡气候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08年06期 |
7 |
戴长勇;左志燕;;中国东部前冬、春土壤湿度与夏季气候的关系[J];气象科技;2010年03期 |
8 |
李栋梁,谢金南,王文;中国西北夏季降水特征及其异常研究[J];大气科学;1997年03期 |
9 |
安刚,蒋尚城;中国东北地区OLR气候特征及其与夏季降水的关系[J];吉林气象;1998年02期 |
10 |
葛旭阳;我国夏季降水对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响应的数值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1 |
侯淑梅,孙忠欣,孙秀忠;东营市夏季降水概率预报业务系统[J];海岸工程;2000年04期 |
12 |
魏凤英;夏季降水趋势分布预测新方法的研究及其预测试验[J];山东气象;2001年03期 |
13 |
马国忠,邵美荣,闫中帅;鄂霍茨克海高压对黑龙江省夏季降水的影响[J];黑龙江气象;2003年04期 |
14 |
于凤英,张国胜;ENSO事件与鲁西北夏季降水的关系[J];山东气象;2004年01期 |
15 |
陈优平,余志豪,杨修群;嘉兴市高温和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05年02期 |
16 |
高安春;申培鲁;张延龙;;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山东降水的关系[J];气象科技;2006年01期 |
17 |
胡景高;陶丽;周兵;;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J];高原气象;2010年01期 |
18 |
刘海文;丁一汇;;华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11年02期 |
19 |
郭玲;何金海;祝从文;;中国夏季降水影响因子的研究回顾[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年02期 |
20 |
戴瑛;刘富明;;利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作西南区夏季降水长期预报[J];四川气象;1990年03期 |
|